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池塘養魚是不少人的固有印象,但南京科奧特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養殖的鱸魚卻全部“游”進了大棚,大棚裡一個個底部由水泥澆築、不銹鋼材質的罐子,就是鱸魚的養殖池。
“一個養殖池水體衹有大約50立方米,產量卻與3畝普通魚塘相當。”公司養殖基地負責人張金華12日告訴記者,“一方的水可以投放100尾的魚,一個養殖池就可以投放5000多尾魚,一季的產量可以達到5000斤左右。”
如此高的投放密度,得益於該公司的智能操作系統。在大屏幕上,記者看到,氨氮、溶氧等數值不停變化。“任何一個數值超標,系統都會自動向手機推送預警信息。”張金華說。
同時,大棚內養殖鱸魚,可以有效實現控溫。大棚由鋼結構和鋁合金組成,四周是雙層玻璃。公司技術負責人闞志平說,這相比於戶外池塘養殖的優勢是可以實現反季節銷售。
這是南京市六合區推行工廠化養殖的一個縮影。六合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六合區從水產項目申報、漁業機械購置補貼、智慧漁業智能調控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扶持,兩年來,財政支持工廠化養殖發展資金達570萬元。
盛產螃蟹、青蝦的南京市高淳區的水產養殖業,近年來也以科技賦能,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在丫溪鎮蝦農韋琛兵的水產養殖農場採訪看到,農場安裝了增氧機等設備,確保溶解氧滿足青蝦需要。“凌晨1點到4點半左右,水中的含氧量很低,需要持續開增氧機,不然就會‘翻塘’。”韋琛兵說。
為了確保穩定的電力供應,電力部門研發了AI供電服務指揮系統。“一旦蝦塘遭遇停電等突發情況,供電服務人員可以迅速借助這一系統進行故障定位和原因分析,從而快速恢復供電。”國網南京市高淳區供電公司設備管理部主任夏偉棟說,8月9日凌晨,韋琛兵的蝦塘突然遭遇停電,供電部門借助AI系統的幫助,迅速找到了問題並更換了損壞的設備,確保了蝦塘的正常供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