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中評社 袁曉麥攝) |
台灣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表示,民調顯示,如今台灣社會仍有超過一半的人對統一持抵觸態度,這其中既有部分自認為“日本人”或具有“台獨”傾向的人,也有因綠營執政獲利的既得利益階層。然而他指出,更多的人對統一持保留態度的原因,其實是對大陸發展現狀、對台政策,以及統一後台灣自身未來的模糊與不解。汪明生認為,談及統一議題,藍綠陣營常常關注的是經濟和政治層面,卻常忽視“社會”層面在兩岸統一進程中的關鍵作用。他進一步從四個維度闡釋了“社會”的內涵:相對於經濟的就業,社會就是生活;相對於政治的政黨與政治人物,社會就是選民。
汪明生指出,促進盡早統一的關鍵在於推動兩岸關係朝著“統好”的方向前進,“要讓四分之三的台灣同胞在統一後的生活能夠不輸於現在,能夠比現在好。”他認為,推動統一的關鍵在於實際行動,在於更多地關注民生、就業、社會福祉等具體問題。但當前兩岸關係卻存在著“缺失的環節”,儘管大陸綜合實力已遠超台灣,但台灣民眾並未因此就願意面對大陸。“台灣同胞大部分都關心小事,比如生活、就業、消費等。”他認為,對台統一也是通過一系列小事的積累,要重新認識如何把小事辦好,讓台灣同胞從中感受到統一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