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取暖”尋求突破
商業航天企業正面臨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的雙重挑戰,如何破局?楊毅強用了四個字回答:“抱團取暖”。
今年9月,商業航天創新中心在北京海澱區中關村壹號揭牌。該創新中心由中關村園區聯合中科星圖、中國科學院空天院等單位設立,旨在推動商業航天相關產業的集聚與發展。
與此同時,星辰未來研究院也在中關村壹號園區內安家落戶,主要定位於組織實施開展太空算力、即時遙感等前沿技術研究,同時培育商業航天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
星辰未來研究院的專家介紹,中關村壹號毗鄰航天城,擁有得天獨厚的空天產業基礎優勢。隨著北京市、區兩級政府連續發布《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海澱區建設商業航天創新高地行動計劃(2024-2028年)》等多份商業航天專項政策文件,園區為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持。
根據上述行動方案,北京市海澱區將積極推動央企與民企的協同聯動,構建商業航天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格局。此外,海澱區還將打造“星穀”產業空間品牌,依托航天城地理區位優勢,新建集研發製造一體的“衛星小鎮”,發展多個特色產業園區,形成“一城一鎮多園”空間布局。
北京地區航天事業素有“南箭北星”的提法,近十年來,北京經開區商業航天快速成長。
“從年初啟動‘參天計劃’、首發的‘商業航天十八條政策’,到建設全國首個商業航天共性科研生產基地、成立中關村亦創商業航天聯盟,再到完成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實體化註冊……在北京經開區這片土地上,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土壤越來越肥沃,滋養著企業不斷成功‘問天’。”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為了突破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瓶頸,北京經開區設立了“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由行業頭部企業引領,規劃技術路線圖,推動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商業航天有激烈的市場競爭,但合作與競爭同樣重要。衹有憑借全產業多家企業的協作,商業航天才能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發揮出市場優勢。”楊毅強舉例說,他所在的中科宇航已聯合藍箭航天、星河動力、亦莊星箭公司成立了北京亦莊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準備集聚力量共同突破,協作攻關共性關鍵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