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傳染病專家曾德賢醫生獲今年醫管局傑出員工,他將於明年退休。(圖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經歷沙士、新冠兩場疫戰,行醫32年的傳染病專家曾德賢醫生將於明年退休,他說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可加快找出傳染病源頭,但寄語同事不忘初心,保持熱誠,“人工智能無法取代醫生對病人的關懷。”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兼瑪嘉烈醫院顧問醫生(內科及老人科)曾德賢獲頒發今年醫管局傑出員工。回望32年行醫生涯,經歷兩次疫戰,他總結出“薪火傳承,隨時做好準備”。
曾德賢於1994年赴澳洲讀熱帶醫學碩士,前往所羅門群島捕蚊研究瘧疾,以身體為餌捕蚊,當時他思考“一只小小的蚊子為什麼可以傳染,影響全世界?”開始與傳染病科的結緣,觸發選擇傳染病專科。
沙士後傳染病控制大有進步
曾德賢在2002年完成傳染病及內科專科培訓後,2003年遇上沙士爆發,當時他以“新丁”角色上場抗沙士。疫症爆發初期,他憶述物資不足,防護口罩需循環再用,沙士在醫護人員認知中存在太多未知數,“心態上會孤單一點,壓力都幾大!”
17年後,新冠疫症來勢汹汹,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接收首批新冠肺炎確診病人,這時曾德賢已成為獨當一面的抗疫主帥,帶領一班年輕同事作戰,起初更擔心同事們的意願,但原來他們已做好心理準備,亦有內科同事自願加入wet team(一起“落水”抗疫),而年輕一輩從不畏懼,表示“選擇了傳染病這一科已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