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通過上市打破資金不足的發展瓶頸,研製中高端箱式電力設備產品並迅速在電網等市場鋪開;2014年,在傳統的箱式電力設備領域之外,研發預制艙式模塊化變電站等創新產品,向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進發;2015年,通過發行股份方式併購川開電氣並募集配套資金,有效拓展在西南地區的市場影響力;2021年,公司成功定增10億元,用於升級智能工廠,進一步豐富優勢產品體系……
“創業板不僅為公司的創新發展融資賦能,而且在創業板的市場定價機制下,公司每一步成長都有資本市場的‘標記’,戰略價值、業務前景、創新能力逐漸被認可,獲得更加合理的估值,投資價值不斷凸顯。”該負責人介紹,上市以來,公司業績翻了好幾番。
從特銳德等首批28家公司登陸,到匯聚1358家上市公司,15年來,“成長”是創業板和創業板企業共同的關鍵詞。符合“創新、創造、創意”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特徵的企業在這裡找到了與板塊相互賦能、協同共進的舞台。
從業績看,開市當年,創業板尚沒有年收入超過30億元或淨利潤超過5億元的公司;2023年,已有219家公司收入超過30億元,94家公司淨利潤超過5億元。
從市值看,截至2024年10月30日,創業板上市公司總市值超12萬億元,其中,市值在100億—500億元的有222家,占比16%;市值在500億元以上的26家,占比約2%。
從增速看,639家公司在上市後營業收入實現翻番,104家公司營收增長達10倍以上;292家公司在上市後淨利潤實現翻番,31家公司淨利潤增長達10倍以上。
高成長性的背後,是創業板直接融資功能的有效發揮,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截至10月25日,從首發募集資金看,創業板公司平均首發募集資金約7.05億元;從再融資看,創業板公司共實施856單再融資方案,累計募集資金超過8000億元。
“不斷成長的創業板為中小企業提供了直接融資的平台,這些中小企業通過創業板獲得了寶貴的資金支持,加速了自身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也推動形成了全球第二大創業板市場。”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創業板正加快釋放對優質科技企業的吸引力。
創業板公司積極通過現金分紅等方式,讓投資者分享成長碩果。15年來,創業板公司現金分紅總額累計達5210億元。其中,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創業板公司現金分紅總額分別達694億元、852億元和117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