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掌故專家當導游 講好港人抗戰故事
http://www.crntt.hk   2024-10-31 09:44:05
左圖:蘇萬興認為香港在推廣旅遊的過程中,應發掘景點背後的歷史文化,讓旅遊及教育結合起來,令行程更有意思;右圖:蘇萬興(條紋衫)在大埔文武廟為參加導賞員培訓課程的學員進行講解。(圖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旅遊結合教育,令行程更有意思

  “大埔、吉慶圍、錦田、屏山、八鄉等鄉村所遺留的文物,反映了中國人民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英雄事跡;烏蛟騰、西貢的抗日紀念碑,記錄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轟轟烈烈的抗戰史……”

  人稱蘇Sir的蘇萬興從工會義工開始,孜孜不倦發掘香港歷史掌故,多年來積極擔當導游,帶著市民遊客行文物徑、參觀抗戰紀念館,導賞一個個被遺忘的歷史故事。“香港這個衹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自古至今和中國息息相關,在推廣旅遊的過程中亦應當發掘景點背後的歷史文化,讓旅遊及教育結合起來,令行程更有意思。”

  蘇萬興生於50年代,那些年香港生活艱苦,一家五口擠在深水埗欽州街唐樓板間房,10歲才有機會入讀勞工子弟學校(現稱創知中學)。“當時家裡好窮,不過再窮都會買報紙,行街見到生字,便返家查字典。”蘇萬興自小便有好奇又愛研究的性格,但小學畢業後,他便開始在五金舖打雜,跟師傅學機械維修。

  行文物徑參觀抗戰紀念館

  60年代,蘇萬興加入工會做義工,當時工友們最大的娛樂活動便是搞旅行團,利用假期行山,食齋、食海鮮。蘇萬興起初負責幫忙準備食物,而隨著香港經濟逐漸好轉,團友們對於旅行的要求已不止行山食飯,同時也希望瞭解景點背後的故事。“在香港成長,我當然也希望認識這裡多一點。”蘇萬興便主動擔當導游,提早做好功課,發掘行程亮點,為團友做好介紹。在這過程中,他發現香港許多地區有獨特的歷史,卻因各種原因被漸漸淡忘,他開始認真查找,並越鑽越深。

  對歷史的興趣是無心插柳,但對蘇萬興而言,“講好香港歷史故事”是多年來懷抱的使命。即使已退休,他仍經常在本地游團體中擔任導賞員,與大家一起行文物徑、參觀抗戰紀念館,向大家講述一個個被遺忘的歷史故事。蘇萬興認為,香港這個衹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自古至今和中國息息相關。分布於香港各處的古石刻、李鄭屋村的漢墓、新界的古建築,都說明了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