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為功、利在長遠】
科技創新、生態治理、文化建設……各項事業的發展都需要長期謀劃、經久耕耘。
考察廈門時,習近平總書記仔細翻閱一本藍色封皮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那是30多年前他牽頭編制的一份著眼廈門未來15年發展的戰略報告。直到今天,其中很多理念和舉措仍在深化延續。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三次赴安徽考察都聚焦科技創新。“每一次來都看到新的飛躍、新的發展”,變化的背後,是安徽持之以恒地推進科技創新。
時隔23年,總書記再次來到福建漳州東山島澳角村,感慨道:“當時就覺得這個村子很有發展前途,現在發展得更好了。”正是遵循習近平同志當年提出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理念,讓澳角村從因海而困的風沙島,蝶變為向海而興的生態島。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張好的藍圖,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願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著幹,幹出來的都是實績,廣大幹部群眾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我們要牢記一個道理,政貴有恒”……這一為政之道,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躬身踐行。
當前,我們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在新時代大潮中奮楫,更加需要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耐心和耐力,腳踏實地把既定的科學目標、好的工作藍圖變為現實,真正做到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