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數字時代虛假信息生產及傳播的新特點,如何加強規範與引導,從源頭上減少不實信息生成;如何善用新技術手段,確保內容溯源和可信度,成為多國媒體的共同關切。
在第六屆世界媒體峰會上,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面向全球發布《人工智能時代新聞媒體的責任與使命》智庫報告。報告對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媒體機構所做的調查顯示,針對生成式AI在傳媒行業的應用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果,85.6%的受訪對象都支持以某種形式加強規範與治理。
在峰會現場,中外嘉賓就如何應對AI濫用造成的虛假信息傳播展開熱議。“本次峰會為全球媒體在應對虛假信息、錯誤信息和仇恨言論中增強信息可信度方面,創造了機會。”聯合國發展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在峰會期間發表視頻講話時說。
聯合國機構和多國媒體等已開始加速構建“真實性”防線。常啟德說,聯合國今年發布了“全球信息誠信原則”,敦促各國政府、科技企業、廣告商、公關公司和媒體合作,共同建立一個更具道德的信息生態系統。
全球範圍內,新華社、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等機構制訂了AI行為規範和指南,防範AI在媒體行業應用中可能帶來的違背真實性的風險。
“在AI幫助下製造的每一個威脅,技術本身都能提供有效的‘解藥’。”《俄羅斯報》社長帕維爾·涅戈伊察說,AI能發現“深度偽造”,阻止欺詐者的行動等。
面對公眾易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信以為真”的情況,多方呼籲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添加標簽,幫助公眾辨別真假。今年9月,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指出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有關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要求進行標識。2023年,法新社聯合歐洲主要媒體機構發布有關AI信息監管和行業倡議的聲明,要求生成式AI模型和用戶必須清晰、具體、一致地標識其輸出內容中包含的人工智能生成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