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地產市場企穩壓力仍然較大
自5月中旬以來,多項房地產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政策效果正逐步顯現。但是需清醒認識到,房地產市場邊際好轉的可持續性有待提升。
一是房企爆雷風險依然較為突出。當前,項目納入“白名單”以及融資渠道有所暢通等尚不能顯著降低房企特別是民營房企的流動性風險。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同比下降35.9%;6月典型房企融資總量環比減少37.3%、同比減少48%。今年以來,央國企發債占比已達9成以上,民營房企的融資環境依然艱難。近期,雅居樂集團美元債務開始違約,融創受困於已展期債務的二次重組,遠洋集團出售優質資產以緩解流動性壓力,碧桂園違約風險依然突出,顯示出房企爆雷風險仍然較大。
二是住房銷售改善緩慢。今年5月以來,包括取消限購、降低首付比例、取消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措施相繼出台,但銷售回暖呈現環比改善、同比繼續下跌的基本態勢,向好的可持續性依然有待觀察。政策出台後,市場反應較為明顯,5月20日—5月31日,全國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為33.2萬平方米,較5月8日—5月19日環比提高16.7%,但6月1日—6月16日環比改善情況又有所減弱,6月全國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環比增長27.7%,但同比仍下跌19.5%。7月前三周,全國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環比持續下跌。總的來看,本輪房地產市場調整從銷售企穩到投資企穩的時滯可能比以往更長。
(三)物價漲幅持續偏低
截至今年6月,CPI當月同比漲幅已經連續16個月低於1%,其中5個月為負數,而PPI當月同比增速已經連續21個月為負。價格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和微觀主體的“體溫計”,其持續低迷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問題的集中反映。
一是加大財政收支矛盾,價格低位運行對從價稅、流轉稅影響較大,給財政收入帶來較為明顯的減收影響。
二是降低企業投資能力和意願,價格低位運行不利於企業增收,且名義利率走低幅度小於價格走低幅度導致企業實際融資成本提高,影響企業投資。
三是不利於消費恢復,企業效益直接影響到居民增收,易陷入“價格水平走低—居民資產負債表惡化—儲蓄上升及消費減少—價格水平進一步走低”的不良循環。
(四)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
一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1—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纍計同比下降2.8%,遠低於增長3.3%的目標值。其中,稅收收入同比下降5.6%;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1.7%。各地財政收支普遍較為緊張,1-5月廣東、江西、廣西、山西、青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5%、2%、8.3%、11.1%和20.5%。
二是土地出讓收入縮水。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土地出讓收入下降影響,政府性基金收支均轉弱。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纍計同比下降15.3%,低於增長0.1%的目標值。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纍計同比下降18.3%。土地出讓收入減少對地方防風險和穩增長政策落地均有掣肘。
三是財政支出增速加快,民生剛性支出慣性增長。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纍計同比增長2%,低於增長4%的目標值。民生支出、行政支出和還本付息支出等剛性支出持續較快增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4.2%,城鄉社區支出增長8%,債務付息支出增長6.5%。
(五)金融指標增長明顯放緩
一是信貸增勢趨弱主要受企業和居民融資需求下降影響。當前,企業和居民加杠杆意願不強。上半年,住戶貸款增加1.46萬億元,同比增1.34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1萬億元,同比少增約1.81萬億元。2—6月居民中長期貸款連續5個月同比少增,個人購房貸款需求未見明顯改善。企(事)業單位短期貸款各月均同比少增,3—6月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連續四個月同比少增。
二是M1增速創歷史新低、貨幣流動性下降反映社會預期偏弱導致“貨幣沉澱”。6月末,M1餘額同比下降5%,已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創1986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最低水平。單位活期存款占M1餘額80%以上,企業活期存款變化主導了M1變化。1—6月,企業活期存款減少3.31萬億元,同比多減4.39萬億元。雖然4、5月份企業活期存款大幅下降有銀行手工補息整改的影響,但即便剔除這一臨時因素,企業活期存款仍然低迷。企業活期存款減少并拉低M1增速,致使貨幣流動性比例(M1/M2)近兩年持續下降。貨幣流動性比例由2021年末的27.1%降至2022年末的25.2%、2023年末的23.3%,2024年5月末進一步降至21.7%。M1低增長甚至負增長反映出企業預期欠佳致使貨幣流動性和資金活化程度降低。
三、下半年宏觀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
展望下半年,工業生產增速在內需不足、生產景氣度不佳、利潤增速放緩、暴雨等極端天氣頻發拖累下將穩中趨緩;得益於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數字經濟等新領域加快發展以及服務消費快速成長,服務業將保持平穩增長;專項債發行提速、高質量支持“兩重”建設有望鞏固基建投資增勢,利潤增長和信心偏弱對製造業投資增長構成制約,樓市在政策叠加下出現邊際改善,但房地產投資回暖仍需觀察;收入恢復偏慢、消費者信心不足、財富效應減弱可能導致消費增長面臨制約;貿易摩擦風險加劇、貿易限制措施增多可能對出口增長帶來不利衝擊,但全球製造業擴張延續、新興經濟體貿易拓展、價格回升也將利好出口;宏觀需求有所改善、豬肉價格周期性上漲、鮮菜價格回升、旅游旺季來臨拉動CPI溫和回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企穩、能源原材料需求增長、翹尾拖累減輕帶動PPI降幅收窄。綜合判斷,預計下半年GDP增長5.2%左右,全年增長5.1%左右。
(一)工業生產增速穩中趨緩
一是經濟“供強需弱”矛盾仍然突出,對工業生產形成較強壓制。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問題仍然存在,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4.5%,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國內供需產銷銜接明顯不暢。
二是企業生產景氣程度不佳,對工業增長構成壓力。6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5%,持續位於“榮枯綫”以下,在構成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新訂單指數為49.5%,比5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
三是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放緩,制約未來企業擴大生產。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纍計同比增長3.4%,低於1—4月增速0.9個百分點,其中5月當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7%,較4月下降3.3個百分點。
四是極端天氣、雨澇災害多發,對工業生產造成不小拖累。今年“七下八上”期間,我國旱澇并發、澇重於旱,暴雨洪水等極端突發事件趨多趨廣趨頻趨強,致災影響重,形勢嚴峻複雜,對工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但是,也應看到,支持老舊營運船舶和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提高農業機械和新能源公交車等更新補貼標準、提高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比例等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加力顯效,以3D打印設備、服務機器人、智能手表等代表工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智能產品產量快速增長等也將對工業增速構成一定支撑。預計下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將呈“穩中略降”走勢。
(二)服務業保持平穩增長
一是服務貿易快速增長對服務業穩增長形成有力支撑。1—5月份,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其中旅行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8.4%,成為服務貿易第一大領域。未來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入境游將持續火爆,助力服務業穩增長。
二是數字經濟等服務業新興領域加快發展帶動服務業增勢向好。國常會部署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持續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協同完善數據基礎制度和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等落地見效將有效賦能數字經濟發展,進而支撑服務業增長。
三是服務消費快速成長帶動文旅、住宿、餐飲等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勢頭。隨著服務消費場景的持續創新、服務供給持續豐富優化、假日休閑經濟持續火熱,未來服務消費仍將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有力促進服務業穩增長。
但是,汛期極端天氣、雨澇災害多發也會對旅游市場、道路運輸等行業產生不利影響,金融數據持續“擠水分”將拖累金融行業增加值增長,并對服務業增長構成壓力。
綜合來看,下半年服務業增速將保持基本平穩。
(三)投資增長仍受房地產拖累
從基建投資看,一是專項債發行提速將對基建投資形成有效支撑。從各地公布的發行計劃來看,三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達1653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056億元。二是高質量支持“兩重”建設將對基建投資構成有力支撑。國常會部署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上半年發行2500億元,剩餘7500億元預計將在11月中旬前發行完畢,基建投資增長將得到有力保障。預計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將企穩回升。
從製造業投資看,一方面,政策加力支持穩定製造業投資。下半年,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背景下,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將催生大量的機械設備需求,有助於穩定製造業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