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在位於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的TCL中環綠電園區內,工作人員在搭設光伏板(無人機照片)。(圖源:新華社記者楊植森攝) |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報導,美歐競相限制中國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紛紛向本國製造商提供補貼,並提高對進口自中國產品的關稅,向保護主義的轉變頗為顯著。然而,如果沒有中國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溫室氣體減排進程可能會更加漫長,並最終增加美歐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
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教授戴維·維克多強調,在沒有中國參與的情況下嘗試綠色發展,將減緩能源轉型進程,這對環境不利。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認為,綠色能源產品不可能有所謂的“產能過剩”,美國對中國綠色科技產品加征關稅是“愚蠢的錯誤”。在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等領域,中國以低成本提供高質量的綠色技術,而西方政客推動限制中國純粹出於政治目的,從經濟比較優勢的角度來看毫無意義。
針對歐盟委員會近日執意堅持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歐洲各界持續發出反對聲音,認為此舉不僅損害歐盟消費者利益,還阻礙歐盟自身綠色轉型和歐中經貿合作,呼籲歐盟應以合作替代不理性的競爭政策。
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表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會降低歐洲市場對出海中國企業的吸引力,阻礙先進技術交流,繼而影響歐洲發展電動汽車帶來的經濟和環境效益。歐盟的做法是適得其反的短視行為,“歐盟應專注於提高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加強與中國合作,通過促進投資推動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