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珊瑚礁系統是維繫海域生態平衡,尤其是近岸海域生態穩定的重要資源。一項新研究顯示,在海洋生物保護中存在“偏見”,受威脅最大的珊瑚礁魚類往往是那些科學家和公眾關注最少的物種。
這項研究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尼古拉·穆凱及其領導的研究團隊完成。他們借助大數據支持,搜集了科學數據庫、社交媒體和維基百科上珊瑚礁魚類網頁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408種珊瑚礁魚類在維基百科上的瀏覽量累計超過1700萬次,但其中約50%的瀏覽量只集中在7%的物種,約20%的瀏覽量集中在1%的物種。此外,幾乎一半的科學出版物只涉及了被研究物種中的1%。這項研究近期已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發現科學界普遍更看重魚類的商業價值,而非生態重要性;普通民眾則主要受某些物種的美學特徵所影響。某些珊瑚礁魚類很少受到公眾和科學界關注,卻在珊瑚礁的功能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以蝦虎魚科為例,體形雖小,卻在珊瑚礁的能量和物質傳遞中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警告說,海洋生物保護中的“偏見”直接威脅珊瑚礁魚類的保護,必須將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興趣與保護生態系統的需求結合起來。他們還建議開展宣傳活動,吸引公眾關注瀕危和被忽視的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