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情郎哥,情郎哥,在外當兵歪歪子喲;莫想家呀,我的幹哥,革命工作最要緊……”夜幕降臨,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佘族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場,東固紅歌會的隊員們正在用客家話排練原創曲目《十勸郎》。
東固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最早創建的根據地之一,東固佘族鄉曾被陳毅元帥譽為“東井岡”。“懷著保護東固紅色歌曲的初心,大夥兒聚在一起成立紅歌會,一起唱紅歌。”東固紅歌會會長曾廣東介紹。
於是,13位來自東固圩鎮的居民,組建了東固紅歌會。白天大夥各自忙工作,晚上由曾廣東帶領著排練歌曲。
“大部分成員沒有學過聲樂,全憑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傳承東固紅歌的堅守,從音樂符號學起。”回想過去,東固紅歌會成員夏淑英說。
戰爭時期的紅色歌曲主要依靠口口相傳。為更好地傳承紅色歌曲,東固紅歌會成員不停地尋訪紅色歌曲的“蛛絲馬跡”。“鞋子都不知道跑爛了多少雙,但我們真心熱愛,樂在其中。”東固紅歌會成員楊建平說。
這些年,東固紅歌會收集創作《東固會師歌》《哥哥去當兵》等東固本土紅歌300多首,並根據東固佘族鄉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客家文化等文化資源,編排小品、戲曲、情景劇、快板等演藝節目100多個,累計演出500多場。“遊客和村民都非常喜歡我們的節目。他們的喜愛是我們堅持的動力。”曾廣東說。
涼風習習,東固佘族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場上,村民三五成群,觀看東固紅歌會排練節目。“聽得懂,而且聽得過癮,他們真不錯嘞。”72歲的藍方老人竪起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