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打印玩具、打印食品、打印汽車……隨著智能製造技術更新換代,3D打印正加速融入我們的生產生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3D打印設備產量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上半年同比增長51.6%。
記者日前走訪陝西、廣東、江蘇等地發現,3D打印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深化,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高質量融合,已成為我國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的重要推動力。
潮玩、食品、顱骨模型等皆可打印
7月15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張愷翔同學收到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份通知書整體以“書”的外形呈現,裝有一把用太空金屬材料3D打印、拋光的“金”鑰匙。
3D打印,給錄取通知書增添了科技感,備受學子們的喜愛。這種最先在美國發展起來的新型製造技術,也被稱為增材製造,其工作原理主要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使用可粘合材料如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通過逐層打印來構造物體。
“如果把一件物品剖成極多薄層,3D打印就是一層一層將這些薄層打印出來,上一層覆蓋在下一層上並與之結合,直到整個物件打印成形。”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鋼說。
在陝西,記者走進西安康拓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十餘台3D打印設備整齊排布,有序作業。通過逐層掃描、累加成形,一個定制化的顱骨模型不到5小時即可製作完成。
“每台設備可以同時生成6個顱骨模型。”公司研發工程師趙峰說,每個模型都是量身定制,能準確展現用戶頭顱結構,有效協助醫療機構進行診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