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7日電/企業做“小生意”離不開錢,百姓過“小日子”需要錢。保量、穩價、優結構——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明確2024年普惠信貸工作三大目標,每個人、每個小企業有望通過金融助力實現自己的“小確幸”。
這是監管部門首次提出“普惠信貸”這一概念,將小微企業、涉農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以及重點幫扶群體等均納入其中,明確監管目標。
這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務實舉措,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生動體現。
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不僅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新華社報導,普惠金融的核心是讓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和弱勢群體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務。從創新創業的小企業主到懷揣夢想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從經營便利店的小商戶到偏遠地區的農牧民,均是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
普惠金融的“小確幸”,蘊含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文章”。
自2013年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經過十多年發展,我國普惠金融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鎮,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大病保險覆蓋12.2億城鄉居民;普惠小微貸款餘額連續5年增長超過20%……
從雪域高原的馬背銀行、摩托車銀行,到江淮大地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流動黨員先鋒隊,從“茶葉貸”“柑橘貸”“拉面貸”等創新產品爭相湧現,到“秒批、秒貸”的線上小額信貸觸手可及,一幅幅生動場景見證著普惠金融服務百姓民生的溫度。
普惠金融,一頭連著百姓生活,一頭連著發展大局。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必然要求與之相適應的高質量普惠金融體系。
覆蓋更廣——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覆蓋面不斷擴大,但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比如,數量超1億戶、帶動近3億人就業的個體工商戶的信貸獲得率仍然不高,農村金融服務需求仍有待挖掘等。通知要求保持普惠信貸支持力度,並提出加大首貸、續貸投放,擴大服務覆蓋面。
結構更優——有限的信貸資源,要用在刀刃上。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發展、消費等領域的小微企業,鄉村振興領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脫貧群眾等重點幫扶群體,將是今後普惠信貸的關注重點。
價格更惠——普惠金融“可獲得”,還要“用得起”。當前,在一些領域,存在普而不“惠”的情況。通過科技賦能、減費讓利等方式,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是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