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收到大熊貓特色禮物(主辦方供圖) |
隨後,與會媒體記者圍繞中美科技競爭、中美意識形態衝突、美國大選背景下的中美關係等重要議題向艾利森教授提問並展開交流。CCG秘書長苗綠主持了新聞發布會。
在回答如何看待TikTok海外版被要求退出美國這一話題時,艾利森教授認為,在高端半導體、人工智能、綠色技術或電動汽車等技術領域中,中美之間都有著激烈競爭。在未來會有更多領域出現同樣的取舍與競爭,但中美兩國應意識到,即使彼此是競爭對手,也可以作為合作夥伴、相互依賴。
針對美國駐華大使近日提及的“中美關係是思想之戰”這一觀點,艾利森教授表示,意識形態或制度的衝突是非常複雜的,往往會被人們過度簡化,歸根到底,思想之戰的風險是如何組織和治理社會的問題。只要美國和中國在一個共存的世界中和平競爭,雙方都可以各自展示哪個模式可以更好地治理社會。
圍繞美國大選和2024年中美關係的主體,艾利森教授指出,未來肯定會有很多“卡脖子”的競爭,同時也會進入到夥伴關係和互相合作的卡點。因此,中國和美國政府都會竭盡全力將這種合作明確化,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個圈層當中去推動合作。這一開始可能會出現糟糕的,非常忙亂的局面。但毫無疑問,中美兩國必須共存下去。
被問到如何看待中美技術競爭時,艾利森教授強調,技術的開發應該為人類的權益而開發。通過技術的發展實現人類福祉迫在眉睫。因此,中美雙方在競爭方面要有一定的克制性、限制性和平衡性,要權衡利弊,共同迎接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