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
http://www.crntt.hk   2024-03-16 08:57:38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落實相關要求,需要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
  
   經濟日報發表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雲中文章認為,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進一步優化區域經濟格局,重點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高效發展:具有鼓勵創新的環境,通過優化資源配置使區域經濟體現出多樣化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高整體經濟運行效率和發展潛力,推動經濟增長,並提供更多就業。二是均衡發展:各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較小,國土空間的宏觀布局充分發揮分工合作效應,經濟增長的地理分布更加均衡。三是安全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能夠有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和環境安全,抵禦外部衝擊,促進社會穩定發展,並減少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四是可持續發展:注重區域經濟活動的長期影響,通過資源合理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既滿足當前發展,又保障未來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同。
  
  文章表示,當前,區域經濟發展路徑呈現多樣化態勢,對區域經濟差異的刻畫和理解也日益多元。一方面,發展路徑的多樣化能有力推動區域發展優勢互補、相互支撐。隨著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內容日益豐富,以往看上去不重要、需求量較小的產品和服務,可能變得更加重要,社會需求會變大,產品和服務的種類以及供給和流通的路徑也會出現相應變化,不同類型地區因此擁有各自不同的發展機會。發展路徑的多樣化使得區域的發展重點不同,促進發展的措施也會不同,更加強調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地域文化等成為觀察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視角。區域發展存在明顯的地帶性差異,一般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離散程度來衡量區域經濟發展差異。近年來,地域文化的部分特點成為解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對外開放度、產業結構調整進程、營商環境、政府行政效率等也被納入觀察區域發展的視角,這些都拓寬了理解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視野。
  
  文章指出,基於新情況新形勢,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需在以下幾個方面形成合力。一是地方財政要保持穩健。地方政府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是實施區域重大戰略的重要主體,穩健、可持續的地方財政是地方政府執行能力的基礎,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地方財政收支的規模和結構需要因時因地變化以保持穩健,需在規模效應和偏好多樣性之間尋求平衡。地方政府要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強財政可持續性。二是國家戰略腹地建設要持續加強。國家戰略腹地是指為國家戰略提供重要保障、支撐國家安全與發展的重要區域,應具有相對豐富的資源、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一定的發展潛力。戰略性區域的規劃與布局應該有助於拓展國際合作空間以及形成相對均衡的區域發展格局,應該圍繞區域重大戰略、依托重點城市群和都市圈,打造多層級、網絡化的戰略腹地體系。三是區域協調發展機制要不斷優化。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八個方面的機制,起到了積極效果。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還需考慮進一步細化和量化落實相關機制的具體措施,制定相應的指標體系和標準,對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常態化觀察、監督和調整。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