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復旦博醫團:踏遍青山為仁心
http://www.crntt.hk   2024-03-15 09:06:03
 
  博醫團不僅醫者仁心,而且“造血連心”。雲南永平縣人民醫院內科醫生田大全的辦公室裡,掛著一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白大褂。“這是對我的精神激勵。原先我們不敢診斷腦血管疾病患者,都要轉診到別的大醫院去,現在我們很有信心。”田大全說。博醫團所到之處,都會在當地開設學術講座、醫護培訓、手術示教和疑難病例診斷,通過多維度的醫療志願服務,幫助當地醫生提高診斷許多常見卻難以分辨的疾病的能力,提升診療救治水平。此外,博醫團圍繞醫療幫扶、人才賦能、專業培訓,形成了15項“醫療幫扶菜單”,開展遠程會診、提供學科建設指導、聯繫醫務人員進修,通過長效立體幫扶,為當地留下一支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愛國奉獻的青年擔當

  “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群服務。服務價值何在乎?為人群滅除病苦……”這首傳唱了近90年的上海醫學院院歌,見證了一代代上醫人的選擇。

  博醫團的第一批隊員現在已經50多歲了,有的已經成為上海市各大醫院的院長或是各自領域的學科帶頭人。至今,仍有從博醫團裡走出的大專家會在暑假裡回到博醫團,帶著年輕的博士生上山下鄉,送醫送藥。

  學校、醫院、實驗室、市縣、鄉鎮、田間都是“大思政課”的課堂。醫務人員在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不斷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在火熱的實踐中堅定愛國心、報國志。

  榜樣的力量,書寫在祖國大地上,也走進醫學生心裡。在貴州劍河,一位孩子不小心骨折,但家長因為經濟困難決定放棄治療,博醫團的專家志願者王達輝輾轉找到這個孩子,幫他申請公益資金,為他免費手術。眼科博士陳天慧在讀博期間發表了12篇SCI論文,通過一次次貼近民眾和患者的實踐,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含義。

  星火成炬,匯聚成保障人民健康的磅礴力量。目前,博醫團已經建立起組織化、規範化、日常化的運行機制,建設近40門醫學健康科普課程,面向公眾開放預約。在博醫團的輻射帶動下,復旦上醫還組建了20多支醫學生科普志願者隊伍,更多的醫學生投身志願服務,他們以專業服務人群、以青春奉獻社會,立志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30年,行程20多萬公里,服務覆蓋面拓展到全國16個省區市26個縣39所醫院,開展大型義診服務群眾5萬人次。他們踏遍青山為仁心,是“行走在大山深處的白衣天使”。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