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形成消費與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http://www.crntt.hk   2024-03-05 08:16:31
  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同時,不斷提升國內供給質量水平,著力釋放國內市場需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在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是促進中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

  擴大內需成為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北京日報發表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文章表示,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投資和消費的良性互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受到新冠疫情、俄烏衝突、巴以衝突、國際能源價格上漲、歐美國家通貨膨脹、逆全球化加深等因素的影響,外部環境的不可控性增加,世界市場需求下降,經濟發展應該從過去的主要依賴外需轉為擴大內需,將擴大國內需求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增強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通過“減稅降費”等措施刺激國內投資需求的效用正在降低,經濟下行周期市場主體的決策趨於保守,致力於減少債務、增加存款,而不會將新增利潤用於擴大生產和增加就業崗位。應當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統籌好供給和需求、消費和投資,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群眾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良性循環。

  擴大國內需求以達到供求平衡是經濟真正持久增長的拉動力量。供給不會獨立於需求而存在,需求亦不會拋開供給而獨自發揮作用。在20世紀初,凱恩斯提出以需求管理為主要特徵的國家干預主義政策。當有效需求中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兩個變量互為因果的邏輯關係出現無序性,從而出現非均衡,導致總需求小於總供給時,政府政策等應發揮積極作用,以擴大內需,從而在不同程度上改變有效需求不足。

  擴大國內需求才能更好推進高質量發展,才能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擴大國內需求的重點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是學界對宏觀經濟核心問題的共識。推動國內消費需求總量的增加與層次的提升,才能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新科學技術的運用提供市場,為產業結構升級、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提供內生動力,更好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實現發展動能的轉化。在擴大國內投資需求方面,在經濟下行周期更要發揮國有企業的投資帶動作用。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大科學研究方面,要進行前瞻性投資,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財政和貨幣政策要同向發力,引導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興產業,減少生產過剩部門的投資,增加新產業的投資,促進新業態的培育,擴大有效供給,適應中國居民部門消費結構升級進程加快的趨勢。在外部環境明顯變化的當下,暢通國內大循環,增強中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在戰略上尤其顯得重要。

  在優先恢復和擴大消費的前提下,實施與消費相融的投資

  文章指出,在有限的政策擴張空間裡,有限的財力很難保證投資和消費實現更大規模的同時擴張,很難在結構上協調投資與消費在財政分配上的衝突和在動態平衡上的衝突。考慮到消費與投資資金的分配問題,就要求我們在優先恢復和擴大消費的前提下,實施與消費相融的投資,構建消費和投資相協調的擴內需方案。

  一是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擴大內需優先位置。進入新發展階段,擴大內需仍大有可為。整個宏觀政策的著力點發生了變化,從傳統的投資主導向消費和投資並行的模式轉變,拉動消費快速回升是推動2024年內需回暖和經濟穩步恢復的關鍵。而內需拉動主要來自以下兩方面:第一,整體寬鬆的宏觀政策定位會產生拉動效應;第二,社會秩序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消費會明顯修復。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