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河南安陽,洹水之濱。一座青銅色的博物館大氣莊重,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隔河相望——這是殷墟博物館新館。2月26日,這裡正式面對公眾開放。
1928年10月,位於安陽市西北郊的小屯村,考古學家董作賓在此揮出第一鏟,中國考古人科學發掘殷墟的序幕就此拉開。90多年時光倏忽而過,今天,這片土地上文明的過往與輝煌再次濃墨重彩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是一場與商文明的千年之約。
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約2.2萬平方米的展廳內,近4000件套文物令人目不暇接。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它們靜默無聲,卻生動而鮮活地“講述”著“商”是一個何等偉大的文明。
在新館一樓車馬遺跡專題展廳內,考古工作者正在仔細清理殷墟遺址出土的馬車實物標本。10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輛馬車。
手鏟微微傾斜,輕輕刮落表層泥土,再用竹簽沿著土層紋路慢慢清理,最後用刷子掃去表層浮土,一個清晰的車輪遺跡便在考古工作者手中顯露出來。這場開在博物館的“考古公開課”載著遊客穿越3000年時光,一窺當年“車轔轔,馬蕭蕭”的壯闊景象。
新館三樓,110餘片首次展出的甲骨記錄了一位商朝小王子的生活日常。考古工作者推測“子”是商王武丁和王後婦好的兒子,是一位熱衷於占蔔的問蔔者。其中一條“子其疫,弜往學”的蔔辭,引起了許多遊客的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