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成立最早的戶外品牌之一,探路者近些年參與大量“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工程,通過“極地仿生科技平台”提供前沿裝備研發和生產,其中的一些材料與技術已經應用到面向大眾的產品上。韓曄坦言,讓這些“高大上”的故事與消費者形成連接,是品牌營銷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成立於2003年的凱樂石持續深耕登山和越野跑裝備的細分賽道,其攀岩褲、衝鋒衣、揹包等產品多次獲得國際戶外用品行業權威評選慕尼黑ISPO設計大獎。孫娜介紹說,在堅守專業和性能的同時,凱樂石非常看重品牌建設,傳遞品牌對於運動的理解,分享運動的價值。
新興內容平台的崛起和用戶習慣的積累,給戶外品牌營銷帶來新機遇。孫娜表示,現在很多網紅視頻博主很懂行,他們會研究產品、研究行業,這對好的產品出圈非常有利。
線下方面,各品牌也忙著調整店舖佈局和功能,強化戶外文化推廣和客戶群體驗功能。例如,凱樂石在去年推出登山、徒步、越野跑等不同垂類運動的主題店,主打文化體驗與社群交流。而北面去年在上海地標張園打造了其全球首個品牌體驗空間,不做售賣,只做品牌文化推廣。隨後幾場活動——著名徒手攀岩運動員亞歷克斯·霍諾德參與的攀岩交流互動以及街頭滑雪快閃賽,在社交平台上打出了熱度。
董力表示,類似活動的目的在於擴圈,對消費端的促進一般要半年後才會顯現,但它所帶來的長期品牌效應更大。
進入“黃金期”的戶外行業,挑戰與機遇同樣顯著。國際大牌也好,本土品牌也罷,以清醒的姿態迎接競爭,苦練內功,才有可能在風雲變幻的市場中贏下一切順風局和逆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