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民生資金講規模還要重實效
http://www.crntt.hk   2024-01-31 08:36:40
  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近期,各地陸續進入兩會時間,其中一項焦點議題就是政府如何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從去年執行和今年安排情況看,各地把財力重點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傳遞出陣陣暖意。“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在關注資金安排的同時,還要緊盯花錢過程,確保民生資金真正產生實效、惠及百姓。
  
  “教育條件更好了”“養老金又漲了”“醫療報銷比例提高了”“就業創業有了補貼”……廣大百姓一系列獲得感的背後,是國家對民生領域財政投入持續加力,促進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從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可以看出,民生支出在支出大盤子中占比最高,普遍在七成以上,不少省份達到八成左右。財政資金安排規模加大,意味著改善民生有了更堅實的保障。
  
  增進民生福祉,要管好用好每一分錢,切實轉化為人民群眾的更多實惠。民生資金量大面廣,管理起來難度不小,要花出績效更不容易。審計署去年6月份披露的審計報告中,促進就業、住房租賃、城鄉義務教育、鄉村振興等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情況顯示,資金違法違規使用情況屢禁不止。
  
  以促進就業資金審計為例,審計發現穩崗補貼被勞務派遣公司滯留截留和騙取等現象。同時,還存在部分地方職業技能培訓弄虛作假以及失業補助被蠶食等問題。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補助資金本來必須用於就業技能培訓、就業見習補貼、求職補貼等,重點支持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創業。2023年中央財政安排668億元就業補助資金,加上地方各級財政安排的資金,規模則更大,足見國家對促進就業的高度重視。類似問題在其他民生資金中也不鮮見,資金成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花樣翻新的各種“蠶食”,嚴重影響資金和政策實效。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當前,群眾對各項民生保障的提高還有很大期待,各地要繼續安排好、管理好、使用好民生資金。從資金安排上,目前財政收支總體呈現緊平衡,要注意優先保障民生支出,特別是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等。當然,加強民生財力保障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這樣才更具有可持續性。
  
  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基礎上,還要強化績效管理,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在件件實事中提升福祉、惠及民生。安排和使用民生資金不能搞面子工程、政績工程,而是要聚焦民生痛點難點問題發力,提升人民群眾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方面的獲得感,做到可知可感。
  
  同時,要強化規範管理。民生資金關係千家萬戶冷暖,必須嚴格規範管理、專款專用,確保各項民生政策落實到位。特別是要提高資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堅持陽光運行。在依托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做好線上監管的同時,加強現場核查,準確掌握民生資金支出情況,加強信息比對,及時發現和糾正資金閑置、擠占和挪用,以及分配不公平公正等問題,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此外,要嚴肅財經紀律,從重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斬斷伸向民生資金的“黑手”。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新的一年,隨著民生資金和政策進一步強化,民生底線將兜得更牢,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會越來越強。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