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成了“新農具”
在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看來,數字時代下,網絡直播成了“新農活”,智能手機成了“新農具”,網絡平台成了“新農田”。
在福建屏南一座三層小樓,在夜幕降臨時很多年輕人仍在忙碌。這裡是縣農產品直播中心,主播們接力出售當地的農產品——菌菇為主,也有黃酒、銀耳和金線蓮。她們每個人扎兩條馬尾辮,穿一件紅衫,講話帶點屏南口音,風格有山裡姑娘的熱情爽朗。
直播間的“一號人物”田小宇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增長。直播間裡不少回頭客,下單的時候留幾句問候,小田啞著嗓子說“謝謝姐姐”。幾天下來,每個人嗓音都帶點沙啞,但聲量不減。這一點直接反映在隔壁那台顯示器上,每場直播一開始,銷售曲線就跟著往上爬。
很多高學歷人才也返鄉做起了“新農活”。在不惑之年,建築學博士楊木旺從上海回到了安徽省旌德縣老家養皖南土雞。他與當地30戶家庭農場合作,建立了“企業+農戶合作社”的模式,推動旌德土雞養殖產業鏈向標準化、可持續化的方向發展。
旌德位於皖南腹地、西倚黃山,有林面積7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9.2%,是長三角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的區域之一。良好的自然環境讓這裡被納入重點生態功能區,楊木旺便決定搞養殖,專門養雞。
雞養好了,如何銷售又是個問題。於是,楊木旺2021年6月開始做起了網絡主播。如今“楊博士生鮮旗艦店”在直播平台擁有26萬多名粉絲,產品的復購率達70%,在旌德已是家喻戶曉。
過去一年,僅抖音電商助銷農特產47.3億單,平均每天有1300萬個包裹銷往各地,淘寶、快手等多個電商平台在助農興農方面也有著亮眼成績單。
成為連接的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