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重大關係
http://www.crntt.hk   2023-11-30 08:08:59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係》。文章強調,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中,我們都要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係。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唯物辯證法,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重大關係。

  光明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艶艶文章表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永恒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譜寫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使我們對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認識。

  文章分析,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衹有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通過生產活動,把自己的意志對象化,促使自然界趨於人化,同時通過促進生產力不斷提高,滿足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然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傳統現代化模式,一方面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產力,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公害問題,造成了人類健康惡化、資源耗竭和環境污染等問題,這些問題又反過來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與傳統現代化模式不同,中國式現代化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主張,以“生命共同體”為原創性的本體論概念,超越了人類凌駕、征服自然的西方現代化模式,彰顯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進步性。

  堅持高水平保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和後勁。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自然是生命之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莊子等先秦思想家闡發了“物我為一”的生態本體觀和人類行為應“道法自然”的生態實踐觀,宋代張載提出了“民胞物與”的生態價值觀,這些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弘揚和發展。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係的論述,從整體的、系統的高度深化了我們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是從生命共同體的高度闡明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我們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辯證關係的指南,“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促進高質量發展,提升生態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關係中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綠色發展的本質就是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高質量發展模式。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求推動生產力的躍升,也要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因此我們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發展,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依靠科技創新進步,改進生產要素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形成更加集約高效、清潔低碳的資源利用方式,方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實現雙向良性互動。把握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全面綠色轉型,定能不斷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優勢、新動能、新引擎。

  文章強調,高質量發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景。中國積極承擔生態保護責任,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將為構建更加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重要力量,為破解發展與保護難題、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