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與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戰略,在這個發展倡議和總體戰略規劃下,我更願意在這個過程當中,用我們自己的能量去賦能給別人。
格力的企業文化應該進行全面的梳理、研究與總結
記者:格力管理著全球約8萬名員工,其中有約1.3萬名研發人員和4萬名技術工人,您作為這家著名企業的領導者,如何評價格力員工的特質?他們的執行力與創新能力,以及對企業文化的理解,會對企業競爭力產生哪些影響?
董明珠:一個企業的文化很重要,而企業文化是通過我們每一個個體員工的行為來展示的。特別是對一個擁有約8萬名員工,包括一萬多名研發人員和四萬名技術工人的大型製造業企業來說,良好的企業文化無論對於研發、生產,還是市場推廣,都是非常重要的。
格力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良好的企業文化功不可沒。我們格力以“忠誠、友善、勤奮、進取”為企業精神,我一直重視如何將這8個字,落實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和同事之間的交往中。在這個過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種十分有利於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氛圍;而長期堅持的企業文化對於格力的發展與壯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格力作為一個已經有32年歷史、擁有大量員工的企業,企業文化一路走來、一路建設。對中國內地逐步實現工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而言,格力的經驗與教訓包括企業文化,都應該進行全面的梳理、研究與總結,對於下一階段的工業化進程也是有好處的。
讓員工產生更加願意去努力勤奮工作的主動性
記者:我曾經採訪過一個管理過中國內地、菲律賓和柬埔寨工廠的上市公司高管,她的公司也有越南工廠,她認為中國員工相對來說在吃苦和執行力方面還是更強一些,您有沒有這樣方面的感覺?
董明珠:我並不希望我的員工天天要靠吃苦來完成任務、解決問題,而是更多地給他們創造一種氛圍,讓員工產生更加願意去努力勤奮工作的主動性,一定是要主動的、帶著願景去工作,因為我們要生產研發能夠創造美好生活的產品,那就必須在生產研發過程中給員工創造美好舒適的環境,我覺得這是我想看到的,否則天天靠吃苦加班的員工他怎麼去想象美好生活的場景。
格力以“少說空話、多幹實事”為企業態度,形成了以“質量第一,不斷創新,追求完美”的企業實幹文化,倡導所有格力人腳踏實地,奮鬥拼搏,以最真誠的心做出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我想,這種企業文化對每一個進入格力的員工而言,都是有影響的。
更願意跟香港有更高層次的合作
記者:香港目前正在推動再工業化特別是高端製造,您作為企業的領航人,在格力這個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製造集團的下一步發展中,有沒有考慮利用香港的優勢在港布局?
董明珠:我覺得單一講如何利用香港的優勢,很難表述,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布局的問題。
現在每個城市都在招商,每個城市都說自己有優勢。對香港而言,格力電器的產品早已進入香港市場,已經具有相應的品牌效應。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融合發展的大幕也正在逐步展開,這也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更願意跟香港有更高層次的合作,比如製造業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這樣的目標,怎麼樣能通過香港、通過大灣區來實現協同發展。我認為,香港擁有很多科研能力強、處在前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我希望這些機構能和我們的製造業融合,這樣讓香港的學生們對製造業、對科技創新能有更感性的認識,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們讀完大學後能夠能想去積極為社會做貢獻,這樣同時也能實現他們的自身價值。
就如我在今天演講時所說,格力電器作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全球化創新型企業,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截至目前格力累計申請專利數量已超過11萬項,位列空調行業的第一。從產品創新看,我們不斷地給消費者帶去了更加舒適的生活體驗,以最真誠的心做出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在技術進步方面,格力電器還有工業裝備等方面的發展。這裡面都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未來格力電器可以與香港在這些方面,去探索更高層次的合作。
(本次論壇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首政策組、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特首李家超、中聯辦主任鄭雁雄、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高翔、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鄧中華出席;內地、海外和本港20多名專家學者、商界領袖和政府官員包括董明珠董事長應邀作大會演講。超過400人出席論壇,包括專家、學者、外國駐港機構人員,以及來自智庫、商界、專業界別、外國和本地商會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