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光明日報發表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地方實踐研究院研究員陳加友文章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搶抓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發展機遇,有效釋放數字技術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能,加快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提供了方向指引。
充分認識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和快速運用,數字技術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字技術為生態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撐,讓精準識別、實時追蹤環境狀態,及時研判、系統解決生態問題成為可能。
實踐證明,數字技術在提高生態環境數字化治理能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化和綠色化是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趨勢,兩者相互協同、相互促進。我們要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深刻領會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搶抓數字技術發展機遇,用數字技術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支撐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加快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提供有力的數字化支撐。
準確把握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
文章認為,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等數字技術正加速迭代,並向各產業、各領域快速融合,其必然會向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快速滲透,數字技術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越來越顯著。總的來說,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一是數字化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綜合運用數據分析、圖像識別、行為分析、風險評估等數字技術,主動、快速、精準發現生態環境問題,實現對生態環境監管對象實時監控、全過程監管,有效提升生態環境監測感知、預警預報、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等能力,從而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二是數字化不斷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利用數字技術可以對能源利用數據進行實時采集、監測、傳輸和分析,從而提高碳排放效率。同時,數字技術能提高能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產業組織效率,升級改造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轉型。三是數字化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數字技術在綠色生活方式中也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前景,能有效監測城市重點行業、產業、園區等碳排放,推進低碳智慧城市建設。運用數字技術還能推動社區提升水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等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全民數字環保素養,把綠色低碳變成日常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