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承載著中國人貫穿古今的情懷,同時也作為重要的文化符號溝通中外,成為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東亞及東南亞不少國家亦有中秋傳統,在賞月、拜月之外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慶祝民俗。而海外游子每逢中秋佳節,也喜歡開展文藝演出、賞燈猜謎、製作月餅等活動,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越山海的魅力。中國的咏月詩詞被翻譯成英、法、俄等多種語言,流傳海外,幫助世界認識中國。以中秋佳節為窗口,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有助於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今天,無論是利用新興媒體技術實現古今“穿越”,還是線上線下的中秋互動,都是在創新方式方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以共度中秋佳節為契機,挖掘詩詞歌賦、禮儀風俗中的文化內涵,多樣態、多維度地展示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為古老的中華文明注入新的活力,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更豐富的文化資源。
神州大地,日月光華;華夏文化,亘古亘今。秉持家國情懷的赤子之心,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向上向好,構成了國家欣欣向榮的基石,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前進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予中華民族豐厚的滋養,必將不斷與時俱進、返本開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築牢文化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