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讀懂“消失在朋友圈”的情感實質
http://www.crntt.hk   2023-09-15 16:35:57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網評:讀懂“消失在朋友圈”的情感實質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陳之琪

  近日,話題“為什麼好多人都消失在朋友圈了”登上熱搜,引發網絡廣泛討論。想發點生活日常,怕暴露隱私;想表達個人觀點,怕引起爭論;想轉些娛樂內容,又怕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有不少網友感嘆,不知從何時起,記錄日常生活的朋友圈已經越來越罕見了。

  一些人從朋友圈“默默退場”,難道是表達欲下降了嗎?其實並非如此。隨著互聯網觸達現實生活方方面面,人們的意見表達途徑極大豐富。在點評軟件裡評價產品商家、在評論區裡匿名表達看法、在社交平台發布原創內容……這些行為都展現著人們旺盛的網絡表達欲望。可以說,如今互聯網發展日益彰顯多元化,出現了更多各具特色的平台媒介,為各種群體提供了多種表達交流的公共空間。

  從社交媒體定位上講,微信朋友圈的“氣質”更貼近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交,更像是現實關係的延伸。“微信好友”讓彼此聯繫更緊密、瞭解更深入的同時,也同樣讓人有所顧忌,不敢隨意抒發己見。事實上,這種反應也並非對熟人關係的排斥,應當看到微信如今集合承擔了家庭、工作、個人娛樂等多維度的關係,不少人的“微信社交圈”既多又雜,這才是他們日漸成為朋友圈“旁觀者”的重要原因。

  隨著網絡在生活中深度介入,近年來大眾對於個人隱私普遍更加關注,對於自身的網絡形象呈現也更多一番審慎斟酌。在各種網絡平台中,每個人的“數字身份”都可以有許多側面。看似內向社恐的“理工男”,可以是活躍在短視頻平台、粉絲百萬的科普博主;工作忙碌的醫院護士也可以分享日常,成為社交平台中的生活達人。從百般小心“我能在熟人圈子裡說什麼”到主動思考“我能在陌生圈子裡展現什麼”,都是探索自我身份的積極過程。

  從長期來看,表達欲並非消失,而是向“陌生”與“匿名”轉移。前段時間,有一群年輕人熱衷在社交平台中自稱“momo”以匿名發表看法的現象同樣值得思考。如今,很多人希望“小隱於網”,既是怕個人觀點引發矛盾,也是怕自己因為幾句話就被他人輕易評判定義。不過與其一味迴避,不如提升個體網絡素養與責任意識。網絡空間終究無法與現實脫離開來,無論在哪個平台、遵循何種表達風格,網絡言行都要顧及他人感受、遵循道德法律規範,把握好熟人、陌生人社交的尺度和分寸。

  “消失的朋友圈”之所以讓不少網友心有戚戚,其實也折射出公眾對數字時代人際關係的重新審視,以及對以往活躍的“熟人朋友圈”的懷念。但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網絡空間個體表達的渠道、深度與定位本來就在不斷變化。我們在感嘆之餘也不妨深入思考,不同的網絡社交圈與交往模式究竟意味著什麼、改變了什麼。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