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日前召開的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明確表示,保障房是促進實現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有利於緩解大城市住房矛盾、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房地產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更好拉動投資消費、促進宏觀經濟持續向好。據記者瞭解,目前已有多地做出了相關部署,廣州成立安居集團,力爭“十四五”籌集60萬套保障房。北京提出,今年將再開工4.2萬套保障房,並鼓勵統籌利用產業園區中工業項目配套用地建設籌集宿舍型、公寓型保障性租賃住房。
業內人士表示,保障房是對低收入群體、年輕群體居住的重要保障,也是地方提升對青年人吸引力的關鍵,是我國構建“先租後買”“租購並舉”制度的關鍵。
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保障性住房建設一直受到各方重視。近年來,我國多次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讓更多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實現“安居夢”。
9月15日到9月17日,是上海閔行區第十一批(2023年)滬籍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家庭看房開放日,此輪房源分別位於閔行、奉賢、鬆江、嘉定4個區,共有12個基地,李先生便是此次申購家庭之一,他大學畢業後便留在上海,經過8年終於在當地有了自己的住房。“為了生活能夠更穩定,更好融入上海這個大都市,申購了此輪的共有產權保障性住房。”李先生說。
和李先生一樣,越來越多的新市民、青年群體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紅利。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數據,截至目前,今年我國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204萬套(間)的任務已完成72%,各地籌集建設進度不斷加快。在福州,保障性租賃住房已開工18183套,完成年度目標任務79%。在寧波,今年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截至目前已完成4.06萬套(間)。而在上海,前8個月已完成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6.2萬套(間),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3%。從全國看,各地近兩年來共已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08萬套(間),完成投資超過5200億元,可解決近1500萬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
中指研究院研究副總監徐躍進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障性住房是我國住房供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緩解當前人口淨流入城市住房市場結構性供給不足,解決大城市房價較高、負擔較重的重要手段,意在提高新市民、青年人的居住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除新市民、青年人之外,中低收入群體也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對象。”嚴躍進表示,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應,有利於切實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
具體來看,我國保障性住房體系包括公租房、保租房和共有產權住房。徐躍進介紹,公租房主要面向城市住房、收入雙困難家庭,發揮托底保障的作用;保租房主要用於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問題;共有產權住房定位於滿足無房剛需家庭的住房需求,兼具保障民生和調控市場雙重功能。
“隨著保障房建設的持續推進,將進一步完善我國住房供應體系,有助於形成‘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格局。”徐躍進說,保障房相關政策預計將進一步完善,以更好地發揮其保障民生的作用。
為了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各地政府不斷擴寬籌集渠道。以北京為例,北京近日發布《關於統籌利用產業園區工業項目配套用地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通知》指出,對於孵化器、文化創意產業園、環保循環經濟產業園、提質增效產業園、特色園、物流園、總部基地等相關園區,按照職住平衡原則,可申請使用工業項目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建設宿舍型、公寓型保障性租賃住房。淄博方面,則聚焦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盤活城中村保障房建設用地和商業商務用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
“‘十四五’期間,全國40個重點城市計劃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670萬套(間),占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比重平均為26%。下一步,將督促指導地方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完成年內目標計劃。”住房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翟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