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自建設以來,始終重視以科技力量為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護航。在本屆論壇的天空地監測與新技術應用展區內,一件件用於國家公園建設的新奇科技產品琳琅滿目,吸引了許多與會人員駐足觀賞。
“我們利用無人飛車等科技設備,以及面向自然生態監測和碳匯實時測量的地面智能終端,有效助力國家公園內的旗艦物種監測與保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系統研究院總工程師祝明介紹說。
如今,在各地的國家公園內,處處可感受十足的“科技範兒”:四川通過建立大熊貓遺傳數據平台,掌握了500餘只大熊貓的DNA檔案信息;利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可對虎、豹、熊、猞猁等30多種動物進行AI識別分類;地處長江源頭的格拉登東冰川,監測方艙車可以將監測結果通過衛星傳輸,坐在家里就能看到長江源頭的第一滴水是怎麼形成的……
國家公園不僅是珍稀物種的“世外桃源”,也是周邊民眾享有的優質生態產品。“我們更加注重在保護中改善民生。”關志鷗說,眼下各地加快推進綠色轉型發展,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開展特許經營、生態旅遊、自然教育、游憩體驗等。
以三江源國家公園為例,近年來當地積極探索“特許經營”體制,通過培訓當地牧民擔任自然體驗向導,拓寬增收致富渠道,同時探索“一戶一崗”生態管護機制,累計有約2萬名牧民從放牧者變身管護員,每年可獲得2萬元左右的固定收入。
國家公園的“生態紅利”還將持續釋放。本屆論壇正式宣布,中國將穩妥有序推進設立黃河口、錢江源—百山祖、卡拉麥里等新的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的進一步發展和品牌打造,將使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綠色發展成果。”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