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對接國際高標準的過程中,不僅為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強大支撐,而且為應對逆全球化挑戰、鞏固經濟全球化成果作出重要貢獻。 |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2013年8月17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設立。此後,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加速推進。十年間,中國已形成擁有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自貿區體系,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創新格局。上海自貿區也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高地,在制度創新方面發揮了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成為中國外貿外資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也為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引領對外開放制度創新
中國網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孝鬆文章表示,上海自貿區肩負著中國在新時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的重要使命,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
十年來,在上海自貿區的引領下,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累計形成278項制度創新成果,涵蓋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等多領域。2013年,上海自貿區推出中國第一張自由貿易試驗區外資負面清單。很快,負面清單的做法推廣到所有自貿區及全國,並不斷縮減。2022年起,新版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至27條,壓減比例為10%,其中製造業條目實現了清零。
2023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部署在上海自貿區等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應用場景豐富、監管能力較強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試點對接相關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的重大使命,也為上海自貿區發展注入新動力。
推動中國外貿外資發展
文章介紹,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推動開放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制度型開放的過程中,切實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提升了吸引外資的規模和質量。
十年來,以上海自貿區為代表的自貿試驗區,實施更加開放的通關便利化舉措,持續推進“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後,上海自貿區全面實施RCEP原產地證書簽發、經核准出口商培育等便利化措施,促進貨物通關提速增效,由此,上海浦東新區2023年上半年取得了外貿總額增長率17.9%的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