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前國際貨幣體系與演化趨勢
http://www.crntt.hk   2023-08-08 08:49:04
 
  從美國的債務和金融風險看美元,美元實質上是靠國家信用作支撐的,因為美國信用的坍塌,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元信用產生質疑。全球債務到2023年一季度達到304.9萬億美元,2022年全球GDP是101萬億美元,全球債務占全球GDP的335%。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現在超過60%的低收入國家陷入了債務困境或面臨債務風險。而美國的債務危機是全球債務危機最嚴重的,截至2023年7月11日,美國國債總額已經達到32.54萬億美元,占全球債務總額的11%,占本國GDP的130%。美國現在財政收入大約18%用來支付美國債務利息。普華永道的模型預測,2050年美國GDP將達到34萬億美元,而債務將達到60萬億美元。全球對美元的信用質疑,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美國債務危機的預判與擔憂。

  美國引發的金融風險也在加劇,包括矽穀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簽名銀行、瑞信銀行倒閉,五年以來美國倒閉了537家銀行,2600家中小銀行存在風險。金融衍生品、高杠杆刺激、放貸信貸泡沫引發了2008年金融危機,目前所謂去中心化的美元體外循環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金稱幣、萊特幣等空氣幣發展中問題非常嚴重。

  美元的調息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包括美元現在國際大循環受阻,收割世界財富不像原來那麼容易,美聯儲的面紗也已經被揭開,花旗銀行、摩根大通等這些私人銀行占53%的股份。

  去美元化之所以成為長周期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美國內部的貨幣獨立已經成為趨勢。截至7月14日,11個州相繼宣布黃金、白銀可以作為貨幣流通,並可以替代美元的法定貨幣功能,開啟了美國一些州的貨幣獨立進程。美國7個州的法律授予金銀境外具有法律貨幣的定位。特別重要的是,43個州相應免除了金銀銷售稅。這說明,很多州在培育以黃金支持穩健貨幣競爭環境,這是美國國內非常重大的變化。二是全球很多國家開啟了“去美元化”的浪潮。截至7月14日,全球至少110個國家以一種或多種方式去美元。近兩年大多數國家央行在增加黃金儲備。三是數字貨幣迅速發展。目前,有150多個國家央行在研究和推出數字貨幣,建立了30多個繞開美元的結算體系。

  人民幣國際化將出現加速度或者驟升的局面

  一般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是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貨幣和貿易結算貨幣分布中的比重一直在橫盤,2016年10月1日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裡的國際貨幣,貿易結算貨幣占比始終沒有突破4%,儲備貨幣沒有突破3%。再加上美國像對歐元一樣,對人民幣國際化持高度的戒備狀態,對中國除了貿易戰、科技戰之外,金融戰始終在進行。到目前為止,美國對1300多家中國企業進行制裁,除了禁供高科技產品之外,還在進行金融制裁。另外,我們還受到美國長臂管轄在金融領域對一些國家制裁的連帶影響,比如對俄羅斯制裁,對朝鮮、委內瑞拉、蘇丹的制裁等,已經影響中國企業開展正常貿易。

  在以下幾種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將出現加速度或者驟升的局面。

  第一,石油美元體系鬆動。這種趨勢已經開始出現,我們和伊朗、沙特各簽署了長達25年的合作協議,和卡塔爾簽署了長達27年的長周期協議,均使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美元體系的鬆動已經開始,當然它有個比較長的過程。
  第二,已經形成了人民幣的國際環流。人民幣通過制度改革,形成全球性高度流通的貨幣,形成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大循環,不僅要能出得去,而且要能回得來。

  第三,成為更多國家的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也就是說,更多的國家對人民幣要有認同並使用,要進行體制機制改革。我最近到老撾參加“一帶一路”十周年和中老合作論壇。在這個國家,有大量中資企業進行投資。但我們的國際貨幣結算並沒有跟上,也沒有形成人民幣流通的閉環體系,在老撾買東西直接用人民幣是花不出去的。

  第四,基本達到了高標準的國際化水平。更多的中資銀行和金融機構要成為世界多邊組織和國際組織認同的全球性銀行,要建立中國的現代金融體系和現代銀行體系。

  第五,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大有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取得重大進展與成效。但我個人認為,在金融領域並不特別理想,一些方面並沒有跟上。發改委公布152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但金融方面的國家之間互認、貨幣互換、貨幣直兌、設置雙邊及多邊的資金池和結算體系,以及用人民幣結算通關的便利程度還是非常不夠的。我去過一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調研,總體感覺是我們的金融還沒有跟上。

人民幣國際化不是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不是為了幾個數字好看。數字只是固化的東西,是表示既往實踐的數字,並不能代表當前和未來,未來要靠我們努力爭取,要靠我們的謀劃和設計。人民幣國際化是國家的戰略布局,要形成一體化制度安排、戰略安排。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陳文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