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從考古看良渚文化的影響力
http://www.crntt.hk   2023-07-22 07:35:58
 
  江蘇的良渚遺址分布廣泛、意義重大。蘇州草鞋山遺址保存了江南新石器文化時期最重要的三個文化層: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依序叠壓的文化層蘊藏著先民生活和勞作的豐富信息,被譽為江南史前文化標尺。該遺址是所有良渚文化遺址中最早發現琮、璧、鉞等玉禮器的,體現了當時的“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等禮玉分工。出土的玉琮外方內圓,刻有獸面紋飾,是首次在中國史前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並解決了玉琮的斷代問題。

  常州寺墩墓地的年代為良渚文化早期偏晚或中期偏早,與良渚反山墓地第一階段的年代相當。反山是太湖南部等級最高的墓地,寺墩是太湖北部等級最高的墓地,寺墩墓地出土過大玉琮和大玉璧。寺墩墓地的面積大於反山。以寺墩遺址為中心,寺墩與周邊的高城墩、青城墩、箬帽頂、象墩、姬墩山等遺址同樣反映了與“良渚古國”差不多的體系結構和功能分區。

  良渚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玉器文化。這些玉器不但類型豐富、製作精美,還用來明確尊卑、劃分等級。當時的國王擁有代表神權的玉琮、玉璧,象徵王權、軍權的玉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玉琮。寺墩遺址3號墓出土玉琮33件,是迄今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玉琮最多的一座。

  新沂花廳遺址、興化東台蔣莊遺址則是良渚文化勢力北擴的典型遺址。為了擴大生存空間,分布於該地區的族群,以蘇南地區為根據地向北方挺進,在江淮和黃淮地帶,與居住在黃河下游的大汶口人展開了持久對抗,在碰撞中融入華夏文明大家庭。花廳遺址的所在地,是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交界處。這裡出土的絕大部分陶器屬於大汶口文化,玉器則帶有良渚風格,有相當一部分墓中隨葬兩種文化的器物。

  位於興化、東台兩市交界處的蔣莊遺址,是人們在長江以北地區發現的高等級良渚文化墓地。以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堆積為主的西區,發掘清理出284座墓葬,為目前在良渚文化核心區之外發現的數量最多、埋葬最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也是良渚文化迄今發現保存骨骸最完整和豐富的墓地,為研究良渚先民的葬俗、健康狀況、社會組織關係、人種屬性乃至遺傳基因,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在墓葬區中間,同樣發現了玉琮和玉璧。

  在整個江南地區,良渚文化遺址多達上百個,如上海的福泉山遺址,發現保存良好的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墓葬叠壓關係,包括多座良渚晚期的墓葬及玉琮等文物。如果我們把這些重要的良渚文化遺址連成片,就可以顯示出當時良渚文化的影響力。

  考古學家用“馬崧良”來簡稱馬家浜、崧澤和良渚三個早期江南史前文化。“太湖文明五千年,崧澤良渚踵相連”說的就是這一文明演進歷程。目前正在進行的考古課題“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就是解決從崧澤到良渚的文明模式轉變等問題,試圖破譯江南史前文明的密碼。這個文明故事的解碼值得期待。

  (作者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