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丁氏宗祠正門,便可看到左側懸掛著“陳埭回族史館”的匾額,這是丁氏宗祠與其他祠堂不同的地方。“陳埭回族史館”設於1984年,館內有100餘件珍貴文物和近200幅資料圖片。這些文物,講述著一段段阿拉伯移民與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歷史,一個個回漢人民團結奮進、共同發展的動人故事。
步入陳埭丁氏宗祠右側,可見泮池在最前方,然後是條石鋪就的大埕,最後便是宗祠的主體建築。前廳三開間,中間較大,設正門,門上懸掛明代書法家張瑞圖題寫的“丁氏宗祠”額匾。
研究陳埭丁氏宗祠20多年的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莊景輝告訴記者,丁氏宗祠具有很強的獨特性,其最大特點是既有漢族文化內涵,又不缺乏回族文化痕跡,是回漢文化融合的象徵。因此,這個宗祠成為研究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和阿拉伯人入籍中華的重要實物依據。
漫步在宗祠內,記者真切地感受到這種回漢文化融合的痕跡。這個宗祠不僅宏偉壯觀,而且蘊含豐富深邃的內涵。廊院式的建築形式,使宗祠整體布局呈“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後殿東北角削角砌築,使“回”字口部更與漢字書法轉角頓筆象形,這正是丁氏回族把民族意識融入宗祠建築形式的體現。
祠堂的裝飾有很多精美的中式傳統工藝木雕、石雕,正廳門楣上方木雕以及廊心石墻則雕刻著阿拉伯文“清真言”的組字圖案及信仰伊斯蘭教字畫的“吉祥鳥”。
“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特有的文化內涵,讓整座宗祠散發出一種包容和寬廣的氣息。”莊景輝說。
·海絲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