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加強互利合作,有助於攜手應對全球挑戰
中歐之間合作大於競爭、共識大於分歧,不僅限於經貿科技領域,同樣適用於應對包括氣候變化、地區安全等全球挑戰方面。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與美方不斷拱火添柴的攪局姿態不同,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堅持勸和促談的建設性立場,鼓勵歐洲在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支持建立一個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並明確表態支持歐洲實現戰略自主的努力。中方立場與馬克龍等歐洲政治家不謀而合,也因此受到歐洲方面高度讚賞。
此外,在綠色轉型方面,中歐合作的前景無比廣闊。2019年12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歐洲綠色協議”,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歐洲地區的“碳中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而中國也在 2020年9月明確提出2030年實現“碳達峰”與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為此,中國布局多年,如今已成長為全球可再生能源設備的重要生產者以及歐洲相關產品不可忽視的供貨方。2021年,歐洲64%的風力渦輪機、89%的太陽能板、43%的電動汽車進口來自中國。不久前,荷蘭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施賴納馬赫爾回擊所謂“脫鈎論”時稱,沒有中國,歐洲的綠色轉型是不可能成功的。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百年變局下的中歐關係,面臨諸多內外因素的干擾,經歷波折在所難免。但歷史和現實無不清楚地昭示著,中歐關係只能搞好不能搞壞,中歐深化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只要雙方攜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各自的宏偉藍圖,為困頓中的世界注入強大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