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以種為先。新時代十年來,我國著力推進種業振興,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裡,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今年,我國新審定通過197個小麥新品種,一大批高產優質、綠色抗逆、專用特用的“種子選手”,為糧食產能提升進一步擦亮種業“芯片”。
穩產增產的密碼,還來自耕地。“三夏”大忙,湖北應城一塊塊高標準農田間,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旱季可以引水灌溉,汛期可以排水防澇。”黃灘鎮新垸村黨支部書記田洪說,“地好、人勤、順農時,多打糧食!”
近期,“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化示範區”落戶河南省安陽縣。安陽縣副縣長馮玉純介紹,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了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節水、節肥、節藥效果明顯,農業生產更加高效,有利於推動糧食產量穩中有升。
夯實“耕”基,築好糧倉。到去年底,全國已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超過七成落在13個糧食主產省份,畝均糧食產能提升10%至20%。隨著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我國糧食產能基礎更加堅實。
——糧食安全向更高層次躍升,既重生產,更重生態。
“1000畝小麥、油菜收割完,秸秆當場粉碎還田。多翻幾回,秸秆腐解會更均勻。”安徽省南陵縣三裡鎮牌樓村,海朋水稻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高希武說。
相隔不遠的田間,紫雲英種子深翻入土漚肥之後,開始水稻直播。“草籽種3年,廢田變肥田。別看籽小,用來當綠肥效果很好。”高希武算過賬,一年下來,每畝田能減少尿素用量20公斤左右。
良種良法配套、農技農藝融合,農業綠色底色更加鮮明。夏收期間,南陵縣共有60萬畝耕地實現秸秆還田。利用水稻播種前的“空檔期”,推廣田間輪作紫雲英,有效改善土質,提高肥力。目前,南陵縣紫雲英種植面積已達23萬畝,種子銷量占全國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