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http://www.crntt.hk   2023-06-15 08:30:57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點,以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經濟日報發表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郭克莎文章表示,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從歷史看,轉向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建設邁進高級形態的必然進程。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與此同時,中國發展也面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持續增大等問題,粗放的發展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中央提出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這必然要求通過高質量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從理論看,高質量發展是我們黨對經濟發展理論的重大創新。改革開放以來,黨始終將發展作為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不斷推動經濟發展理論創新。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再到“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的理念不斷與時俱進。黨的二十大報告把高質量發展確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這些重要論斷再次為發展理論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堅持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中國特色發展經濟學的理論邏輯,彰顯了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論自信。
  
  從實踐看,高質量發展是中國新的發展階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正確選擇。從國內角度,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投資、消費及需求結構面臨新的變化趨勢,產業結構面臨新的調整轉換壓力,城鄉區域發展也面臨新的路徑選擇,衹有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才能破解新的發展階段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從國際角度,當前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外部打壓遏制不斷上升。衹有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才能有效應對和化解各種外部挑戰,順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把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落到實處
  
  文章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目標,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台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等等。實現以上目標,任務十分艱巨。衹有把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落到實處,才能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條件。
  
  第一,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經濟實力大幅躍升,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跨越經濟發展階段的難度大,需要長期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並不斷提高發展質量以增強經濟增長後勁。因此,必須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動力,更加注重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人均收入水平實現新突破。這不僅要保持較高經濟增速,還要通過提高發展質量帶動人民幣匯率穩定升值,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推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台階。
  
  還要看到,經濟發展質量主要體現為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資本、勞動等要素條件和邊際產出發生改變,也就是生產函數發生變化,同時資源環境的硬約束持續強化,已經不可能像高速增長階段那樣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驅動經濟增長,必須轉向更多依靠生產率的提高。從國際比較看,中國全要素生產率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要逐步趕上發達國家水平,全要素生產率就要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動態的,我們要達到的是2035年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盡可能爭取國內生產總值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另一方面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特別是在潛在經濟增速波動下降的情況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對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尤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