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七國集團影響力日漸式微
http://www.crntt.hk   2023-05-23 08:58:33
 
  日益成為地緣政治工具

  作為輪值主席國,日本負責主導和制定今年G7峰會的相關議題。峰會召開前,日本就迎合美國,頻頻炒作所謂“經濟脅迫”“經濟安保”等話題,並對台海局勢指手畫腳。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大談所謂“不允許憑借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向記者分析,此次G7峰會主要關注兩方面議題:一是地緣政治衝突。近一年來,西方國家多次通過G7協調立場,力求在對俄制裁上達成共識。G7越來越成為由美國主導的一個地緣政治工具。二是所謂“經濟安保”議題。G7試圖作出一種姿態,顯擺其依舊是一個側重於經濟議題的“全球治理平台”。但是,所謂的“經濟安保”概念有很強針對性,體現出G7強烈的“護盤”心理:試圖通過出口及技術管制、控制原材料及產業鏈供應鏈等手段,遏制所謂“競爭對手”的發展。儘管G7也試圖拉攏一些發展中國家,但其根本目的還是要重構西方發達經濟體與非西方經濟體之間的關係,通過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新布局,以“減少依賴”等名義推進與中國等經濟體的“脫鈎”“斷鏈”,進而鞏固自身在技術及產業鏈領域的優勢。

  “整體來看,G7行事越來越以地緣政治為出發點,也越來越體現西方色彩。”崔洪建說,作為今年G7輪值主席國,日本試圖以此為契機,將更多西方國家拉入亞太地區,為提升自身政治及經濟影響力造勢。作為G7領頭羊,美國也試圖借峰會在亞太舉辦之機,將所謂“印太戰略”與G7機制進行進一步整合對接。

  “此次G7峰會召開前後,美、日動作頻頻,都在借峰會加塞‘私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輝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在所謂“大國競爭”思維主導下,試圖通過其主導的G7、北約等小集團推進所謂“印太戰略”,在亞太地區顯示影響力。G7峰會的一系列議題,反映的是美國戰略競爭思維和霸權邏輯這條“主線”。日本則極力強調其G7輪值主席國的地位,一方面配合美國所謂“印太戰略”,凸顯自己在美國亞太戰略部署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有意借G7峰會提升自身地區影響力,尤其是安全事務上的影響力,以此突破“專守防衛”原則、擺脫戰後秩序的束縛。日本在G7峰會上強調的相關議題,符合日方的一貫邏輯和一家私利。

  自身面臨一系列危機

  “此次廣島峰會,G7看似來勢汹汹,拋出一系列‘全球性議題’,但實際上並不自信。”蘇曉輝指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國際社會對G7的認知出現變化,認為其在全球治理方面難以發揮效能,影響力逐漸式微,無法承擔積極的國際責任。

  上世紀70年代成立之初,G7國家占全球經濟70%的份額,以聚焦全球治理和經濟議題的“富國俱樂部”自居。隨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群體性崛起,G7成員國GDP占全球比重不斷下滑,2022年這個數據已降至43.67%,創歷史新低。人口方面,G7成員國占世界人口比例不到10%。越來越多觀點認為,G7在國際社會的代表性已嚴重縮水。

  與此同時,G7內部矛盾增多。以美國近期頻繁炒作的所謂“經濟脅迫”為例,G7不少成員都曾是美國“經濟脅迫”的受害者: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強迫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多年來,日本東芝、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等G7成員國企業都曾遭受美國的打壓;近幾年,從對盟國高舉制裁大棒,到持續加息轉嫁惡性通脹,再到出台具有強烈單邊主義和保護色彩的《通脹削減法案》,美國的經濟霸凌行徑引發G7其他成員國強烈不滿。

  蘇曉輝指出,從G7內部看,各國之間的考慮並不一樣。美國希望形成參與所謂“大國競爭”的合圍力量,達到維護自身霸權的目的。但在經濟議題上,一些國家考慮到自身利益,不願意按照美國“脫鈎”“斷鏈”的指揮棒起舞。美國奉行“美國優先”,不惜犧牲盟友利益來支撐自己的戰略目標,也受到來自盟友的強烈反彈。對G7歐洲成員國來說,如何實現戰略自主,是他們一直思索的重要問題。當美國以所謂“大國競爭”和冷戰思維來綁架正常的經濟合作及治理問題時,最終會產生“反噬”效應,不僅無法凝聚G7共識,反而會加劇G7內部的困惑與混亂。

  崔洪建認為,當前G7自身面臨一系列危機,一些成員國內部的政治生態也越來越脆弱,內外問題交織,或將刺激G7進一步將矛盾對外轉移。接下來,G7的地緣政治色彩和進攻性有可能越來越強。與此同時,G7內部分歧不斷,基於政治需要的合作能有多大效果,目前還是一個問號。未來,G7有可能與現實脫離,僅僅作為表達西方陣營意見的一個機制而存在,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影響力將持續下降。

  損害地區及全球和平發展

  “國際秩序”成為G7峰會上的“熱詞”之一。5月18日,岸田文雄在廣島會見美國總統拜登時,稱“日美同盟是印度太平洋地區和平穩定的基礎,將在峰會上展現G7堅持國際秩序的意志。”

  G7動輒將“國際秩序”掛在嘴上,但自身恰恰是破壞國際秩序的典型。以美、日為例,近年來,美國接連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協定等十餘個國際組織或協定,在全球大搞無差別竊聽竊密,並肆意揮舞外交施壓、經濟脅迫、軍事干涉大棒,在全球多地製造戰爭與動蕩。日本不但一再突破“專守防衛”原則,背離日本憲法的和平理念,還違背國際法義務強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據韓國《中央日報》近日報導,G7廣島峰會舉辦期間,日方為峰會提供福島生產的食品,受到地區國家及國際社會的強烈批評。

  在美國的主導下,G7峰會的議程越來越轉向地緣政治、大國競爭、意識形態衝突等議題,凸顯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今年以來,G7在一系列議題上追隨美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拱火助戰,強化單邊制裁;在亞太製造風浪,肆意干涉他國內政;在軍控問題上對他國說三道四,自己卻公然破壞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以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為幌子,鼓吹“脫鈎”“斷鏈”,打造排斥特定國家的“小圈子”……G7破壞國際秩序、挑動陣營對抗的種種行徑,嚴重損害地區及全球的和平發展。

  德國柏林普魯士協會名譽主席福爾克爾·恰普克犀利指出,從全球視角來看,七國集團是一個舊時代的集團。

  蘇曉輝認為,美、日把G7作為實現一己私利的“小圈子”。G7所說的國際規則,是以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劃線的西方規則,是以“小圈子”的家法幫規取代國際規則。這樣的規則服務的是G7等少數國家的既得利益,而不是國際社會的公共利益,與時代發展潮流相悖。國際社會都看得清楚,G7不過是在“自說自話”。美國越強調G7的成效,國際社會越質疑G7的全球性效能;美國越迷戀通過“美式霸權”施加影響力,美國和G7就越來越難以走出困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