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中國科幻電影揚帆“走出去”
http://www.crntt.hk   2023-05-14 09:38:27
 
  彰顯中國文化內核與科技實力

  中國科幻文藝走過百年發展歷程。20世紀前期,科幻小說曾長期作為啟蒙事業的一部分,承擔著普及科學、傳播知識的責任,助推了中國科幻文藝的發展。電影技術日漸普及後,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中國電影人創作出《六十年後上海灘》《十三陵水庫暢想曲》等具有時代氣息的科幻電影。20世紀80年代起,又有《錯位》《合成人》《大氣層消失》等別具一格的科幻電影問世。21世紀以來,《長江七號》《未來警察》等帶有科幻元素的影片陸續登陸院線。這些以科幻為主題或帶有科幻元素的作品,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啟蒙與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科技水平取得長足進步,中國科幻文藝愈加釋放出令人矚目的文化想象力與創造力。

  科幻電影“走出去”,優質的、凸顯中國文化特色的內容是基礎,科技實力和原創氛圍是關鍵。當代中國科幻電影人在創作過程中,自覺聘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作顧問,廣泛融匯來自現代科學與工程技術的學科資源和創意靈感,嚴謹展示基於科學理論與科幻設定的科技造物。科技的硬核,讓科幻電影有了耐得住推敲的內在邏輯和富有說服力的細節設計。

  主創者嫻熟運用電影視聽語言,善於在作品中營造壯美感和崇高感,以藝術且美的方式展現現代科學的宏觀視野或中國重大科技成果,帶領觀眾在宇宙視域下觀照人類命運共同體,激發情感共鳴。比如,在影片《獨行月球》中,主人公獨孤月與袋鼠在名為“廣寒宮”的月球軌道空間站做最後的告別。“廣寒宮”這個名字雖古已有之,在此處則取自中國玉兔號月球車在月面上開展巡視探測的區域名稱,以此致敬中國探月工程。可以說,科學探索、審美追求與思想情懷的融合,大大提升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文化內涵,這種融合的普適性進而增強了作品的國際傳播力。

  中國科幻電影的價值表達凝聚著中國文化內核。比如,《流浪地球2》沒有將主人公塑造為“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的孤膽英雄,而是與眾人休戚與共、患難相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一員。引發諸多觀眾強烈共鳴的“三百勇士引爆月球”的情節,正是從古至今為中國人所崇尚的集體英雄主義情懷的外化。再比如,面對人類社會遭遇的共同危機,《流浪地球》系列給出“帶著地球去流浪”的答案。這不僅讓影片充盈著“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更體現出中國人血脈中的故土情懷與“面朝星辰大海”的開疆拓土之間達成的動態平衡。

  在世界科幻電影史上,表現跨物種的情感聯結,比如人與外星生命等建立感情,可謂經典主題。當代中國科幻電影善於創造性轉化中外文藝作品構思。在《獨行月球》中,獨孤月與同樣被遺忘在月球上的一只袋鼠結為夥伴。為了讓太陽能月球車獲得能源供給,他與袋鼠結伴一路向西追趕太陽。這個段落既化用了科幻作家傑弗裡·蘭德斯小說《追趕太陽》的情節,又致敬了《山海經》中“誇父逐日”的神話。在全片最為浪漫的畫面中,我們看到袋鼠拉著車在月球表面奔馳,隨後飛躍隕石坑,留下一個以地球為背景的壯麗剪影。這一段也讓許多“科幻迷”聯想到科幻電影《E.T.外星人》的經典片段。東方的細膩溫情,交織著對全球“科幻迷”熟悉主題的巧妙變奏,為中國科幻影片增色許多。

  打造更加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

  中國科幻電影穩步出海,成熟的產業生態是支撐。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科幻文藝的探索與發展,為中國科幻電影培育了市場。中國電影製作日臻精良,更為中國科幻大片的問世提供了有力的產業支撐。正是在這樣的土壤中,《流浪地球》系列的出現具有了可能。

  電影是一種視聽藝術,成熟的、經得起觀眾挑剔的製作水準,是作品能否成功“走出去”的硬指標。《流浪地球》制片團隊向國外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借鑒運作經驗,因地制宜建立起工業流水線式的分工協作體系與標準化流程管理機制,從而順利完成這一規模龐大、技術密集程度高的系列影片。首部《流浪地球》拍攝完成後,主創團隊就和北京電影學院聯合成立電影工業化實驗室。在《流浪地球2》拍攝過程中,實驗室成員專門記下各環節的不足,“錯處集”打印後足足有50厘米厚。中國當代科幻電影人追求的目標已經從“製作出精美的單一鏡頭”轉向“有流程、有管理地製作出幾千個不錯的鏡頭”,以期建立起日趨完善的中國科幻電影工業體系。

  《獨行月球》也達到了較高的工業水準。為模擬真實的月面粉塵,攝制組將200噸石頭磨成沙子鋪設在攝影棚,並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內全實景搭建了一座月球基地。全片近2000個特效鏡頭中,難度最高的當數袋鼠角色的製作。視效團隊使用了2500台分布式並行集群計算系統的算力來解決近景別、高精度的袋鼠形象渲染問題,打造出毛發量多達5000萬根的栩栩如生的袋鼠形象。這一數字生物角色的製作精度、仿真度和藝術感都達到當前國際一流水準。

  在高水平製作水準之外,成熟電影工業體系下的主流商業電影還具有類型叠加、類型復合的特性。如果說《流浪地球》是科幻片與災難片的復合,《獨行月球》就是在科幻、災難類型之上,又叠加了“開心麻花”團隊招牌式的喜劇類型。巧妙叠加兩種或多種影片類型,也能夠助推電影收穫更廣泛的觀眾群體。

  當前,中國科幻電影的工業化之路仍在起步階段,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提升之處。比如,道具模型儲備的規模擴充與形態拓展,道具與置景的可持續循環利用,對藝術電影的創造性吸納,科幻知識產權的跨媒介開發與價值放大,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機制的建設,以及跨行業、跨領域的協同聯動發展,等等。在前行道路上,中國科幻電影人仍需廣泛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學習先進技術,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幻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科幻電影的價值內核與藝術表達,深深扎根於我們腳下的土地,傳承著中國的悠久歷史與文化。中國科幻電影的水準提升與跨國傳播,有賴於融合互鑒下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建設的整體發展。相信中國科幻電影、科幻文藝將不斷綻放生機與活力,向世界講述更加豐富、更為動聽的中國故事。

  (作者單位: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