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字經濟賦能新發展格局
http://www.crntt.hk   2023-04-27 08:33:49
數字經濟是暢通國內循環的新興引擎和有力抓手。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於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持續深化,新一輪科技變革方興未艾,全球產業鏈趨向本土化重構。作為以數據為核心要素、以數字技術為主要手段、以互聯網為重要載體的新型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正全面融入人類社會各領域。以數字經濟壯大國內循環、協調推進“雙循環”,使其賦能於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數字經濟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光明日報發表山東財經大學教授張紅鳳、山東省社科理論重點研究基地山東財經大學新舊動能轉換研究基地研究員王瀟洋文章表示,數字經濟的發展有助於形成統一開放的國內大市場,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數字經濟是暢通國內循環的新興引擎和有力抓手。國內循環是以國內市場為主體,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環節相統一的循環體系。從生產看,數據要素具有非消耗性和正外部性,規模經濟效應明顯,有利於創新經濟增長路徑,使得效率更高的新興經濟範式逐步顯現;從流通看,智慧物流極大減少了人員接觸、顯著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助力產業鏈上下游數字化融合,保障了國內市場的韌性;從分配看,數據要素借助數字技術,有助於增加就業崗位和渠道、提高靈活就業人員收入;從消費看,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增強供求適配性的基礎上,以平台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降低了交易成本,促使消費升級。因此,在數字時代,數據要素和數字技術貫穿國內循環全過程,數字經濟能夠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暢通國內循環。

  數字經濟為“雙循環”相互促進提供技術支撐和貿易空間。長期以來,由於地理距離、文化差異等因素影響,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要素與產品存在明顯壁壘,難以實現相互促進,而數字經濟的全球發展從技術和空間兩方面促進了該問題的解決。一方面,電子商務的普及打破了地域對交易的阻礙,通用性數字技術提高了消費者對全球產品和服務的認知度與可得性,並通過遠程會議、智能翻譯等工具克服距離和語言障礙,從而加深本土企業與外部市場的互聯互通程度,為世界市場的建立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另一方面,國際貿易從傳統模式向數字化轉型,貿易成本大幅節省,給各方主體爭取到更多自主空間,各環節附加值的增加反作用於數字化國際貿易,進一步助力全球交易形式的創新。同時,數字經濟對高技術的要求,有利於推動國際分工精細化與全球供應鏈體系化,顯著拓展全球生產網絡和貿易空間。因此,數字經濟可以提升內外循環的互動性和便利性,也為中國形成新的數字化貿易優勢提供契機。

  數字經濟賦能新發展格局面臨的挑戰

  文章指出,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加速經濟增長的新杠杆和市場發展的重要方向,正借助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優勢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但也要看到,數字經濟賦能新發展格局還面臨一些挑戰。

  數字技術原創性不強。數字基礎研究存在明顯短板,數字人才市場供給不足,技術研發以模仿性創新為主,數字產業鏈因“缺芯少魂”受制於人,數字技術的應用空間遠未被完全開發,應用範圍亟待拓展,數據要素的規模經濟效應尚未充分發揮,其對國內大循環的促進作用還沒有充分展現,難以打破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低端鎖定。

  數字經濟發展存在區域失衡。中西部、廣大農村等欠發達地區數字產業發展總體滯後,5G基站、大數據中心、物聯網服務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的覆蓋嚴重不足,低端種植業、傳統重工業等產業的數字化進程緩慢,不利於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協同發展,降低了對國外優質資源的吸引力。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