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醫護來港(中評社 段曉魯攝) |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記者 盧哲)參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的廣東省醫護人員17日中午抵港,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範鴻齡及行政總裁高拔陞前往高鐵西九龍站迎接。港媒對於首批內地醫護抵港相當關注,多家報章18日發表社評指出,香港醫護人手嚴重不足,交流計劃有助紓緩人手荒,社會期望本地醫護勿戴有色眼鏡,而是以互相學習的心態與內地醫護衷誠交流合作。社評強調,粵港醫療制度雖不同但必定有互補合作空間,人才交流有助加深相互認識,為深化大灣區醫療合作、提升大灣區整體醫療水平鋪路。
香港《明報》發表社評《醫療人才交流 惠香港利灣區》表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首批廣東省醫護人員相繼抵港。今次參與計劃來港的內地醫護合計83人,均屬廣東省各醫院的骨幹精英,兼善中英文,部分更曾支援去年初香港抗疫,水平能力毋庸置疑。社評表示,本港醫護人手嚴重不足,交流計劃未來若能進一步擴大規模,對於紓緩人手荒,有一定幫助,但促進粵港醫療合作,才是計劃真正目的所在。大灣區民生融合,醫療資源亦要加強整合與流通,粵港醫療制度雖不同,但必定有互補合作空間,人才交流有助加深相互認識,為深化大灣區醫療合作鋪路。
社評表示,本港醫護長期不足,近兩三年還有移民潮,公營醫療系統人手緊缺,直接影響服務市民。培訓本地醫護需時多年,短期補充人手,必須多管齊下。除了加強延聘更多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醫管局去年9月也推出了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社評認為,內地醫生註冊制度和專科制度與香港不同,但不能因為兩地職稱、系統有別,便先入為主認為內地醫生資歷不如本地專科;內地醫療水平愈來愈高,認定內地醫生能力“較弱”,更屬非常過時的偏見。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初試啼聲,首批來港醫生全屬精英,有的長於傳染病科,有的精於心血管科,經驗豐富;至於來港護士,同樣經粵方精挑細選,最長有超過20年經驗,平均亦有8年經驗,兼善中英文,醫管局已安排連串交流活動,協助他們熟悉公院運作,相信很快便能上手。
社評表示,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對於紓緩醫管局人手壓力,必有幫助,惟有別於招攬非本地培訓醫生“搶人才”,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屬短期性質,醫生交流時間為1年,護士則為10個半月。整個計劃真正意義,在於加深粵港兩地醫療系統的溝通與瞭解,為日後進一步合作鋪路。
社評表示,兩地醫療對接,資格互認一定是最複雜兼最敏感的課題,惟欲速不達不等於無法一步一步慢慢前進。大灣區建設全面提速,民生融合加快,醫療當然是其中一環,中央政策文件近年多次提出,要促進大灣區內的跨境醫療合作,實現與國際接軌。大灣區醫療資源加強整合,將是大勢所趨,粵港醫療系統及人員多些交流合作,有助減輕本港醫療系統壓力,也有利於提升大灣區整體醫療水平。
香港《星島日報》在社評《內地醫護來港不求立竿見影 衷誠合作至關鍵》中表示,公院醫護流失嚴重,醫管局積極從海內外招募人手,首批參加“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的內地醫護昨天抵港。這批內地醫護是懂中英雙語、臨牀經驗豐富的專才,社會期望本地醫護勿戴有色眼鏡,而是以互相學習的心態與內地醫護衷誠交流合作,提升工作效率,以減輕工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