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新舊事物迭代迎來歷史性臨界點,我國汽車全面電動化的時間表在提前,進程在加速,比想象中還要快。”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行業眼下喜憂參半,喜的是汽車市場巨大,憂的是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不是“大魚吃小魚”,而可能是“快魚吃慢魚”。
先占市場再談利潤是不少新賽道的流行打法。零跑汽車董事長、CEO朱江明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從零開始發展至今滲透率近30%,在這一過程中進入的車企,包括造車新勢力都在投入階段,也是一個虧損過程。經過近幾年洗牌,市場越來越清晰,不少車企已經淘汰出局。”
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席忠民提供了一組數據,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15%,之後市場急劇爆發,今年預計銷量有八九百萬輛規模,這時進入了逐步淘汰階段。一個跡象是,頭部五家企業市場占有率不斷上漲,今年1月份合計為64%,2月份合計為67%,3月份合計預計超過70%。未來五年內,新能源汽車賽道的馬太效應會越發顯現,最終可能產生三至五家頭部企業。
降本盈利成為競爭關鍵
盈利問題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痛點,2022年,除特斯拉、比亞迪實現盈利外,國內其他品牌悉數虧損,降本與可持續經營成為下一階段競爭的關鍵。
朱江明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未來是新造車企業與外資車企、傳統車企之間的競爭,任何一家車企都必須追求規模、盈利之間的平衡。零跑預計在今年實現毛利率轉正,當年銷量達到50萬輛時,將實現淨利潤率轉正目標。
今年電池原材料價格急速下降,碳酸鋰價格從最高60萬元/噸降到25萬元/噸左右,意味著每輛車成本下降約1.5萬元,彌補了車企在價格競爭中的“出血”。
鋰價下降趨勢還將繼續,動力電池企業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告訴記者,按照今年形勢,預計碳酸鋰價格將飛速下降,很可能探到10萬元/噸以下,因為碳酸鋰實際成本在3萬元/噸左右。價格回歸本源後,市場未來預期將更加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