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1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當前,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各國搶抓信息技術與產業變革機遇的重要手段。“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5G、千兆城市、算力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推進數字經濟”分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下一步要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數字技術,更好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數字經濟著眼讓更多應用場景實現產業落地。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王銳認為,數字化創新離不開開放的生態。英特爾通過開放計算,攜手150多家產業夥伴,推出了以數據為中心的軟硬一體解決方案。此外,還通過開放平台助推軟件和標準建設。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也提出,建成5G、數據中心、算力網絡只是發展數字經濟的第一步,如何把這些基礎設施用好,關鍵在於打造全產業鏈協作的數字生態。
數字經濟如何更好地賦能千行百業是此次論壇最受關注的話題。“我國製造業已完成從自動化到信息化再到准數字化的跨越,目前不少製造企業正處於從內部資源協同向產業鏈要素協同轉變的階段,這就需要工業互聯網、5G等技術提供更多轉型動力。”王江平說。
“從製造、交通、能源、金融等新一代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到醫療、城市、零售、家居等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我們正運用新一代數字技術為實體經濟、傳統產業賦能,推動千行百業加速數字化進程。”王銳說。
作為目前最熱門的技術之一,人工智能(AI)究竟能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哪些價值?對此,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介紹,科大訊飛正在探索將人工智能與工業、教育、醫療等行業深度融合。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或許會扮演家庭教師的角色,不僅能夠講解題目,甚至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準確告訴你的知識薄弱點在哪裡;AI家庭醫生也將走進百姓生活,為醫生提供輔助診療;智慧物流也將進一步縮短運輸時間,提升倉儲效率……“實現這些需要不斷提升技術能力,我們在算法,語音、圖像識別等領域持續進行源頭創新,以更好的技術解決剛性需求。”杜蘭說。
“生成式AI具有較強的語言理解和思維能力,可以將人類的想法拆分成指令在系統內執行。未來,很有可能一個人同時操控多台機器人,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當智能手機剛被發明出來時,沒有人知道會有哪些應用,短短幾年時間,各類場景被開發出來。毫無疑問,生成式AI將給人類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帶來深刻變革。”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對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