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北京市發放用於購買綠色智能商品、每人最多1600元的“京彩•綠色”消費券,山東省今年上半年將發放2億元汽車消費券,浙江等地派發文旅消費券促進旅遊消費復甦……
人民網發表作者樂潭文章表示,最近全國多地發放消費券,促進消費加快恢復和增長。消費暖流湧動之處,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也為消費市場增強了信心。
文章分析,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目的和動力,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動體現。新冠疫情發生前,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疫情發生後,特別是在去年,終端消費直接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衝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穩定汽車等大宗消費,推動餐飲、文化、旅遊、體育等生活服務消費恢復。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消費盡快恢復,強化消費基礎性作用,正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消費回暖,內含著打通產供銷環節、暢通經濟循環的發展邏輯。消費需求提振了,市場流通、工業生產、企業預期等也會隨之明顯向好,經濟增長必能企穩向上。從今年1—2月份經濟數據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依然達到77067億元,同比增長3.5%,消費的改善和回升態勢明顯,直接帶動市場向好企穩。中國用較短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正在有序釋放出來。商務部將2023年確定為“消費提振年”,3月是“全國消費促進月”。以消費為牽引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供銷有機銜接、內外貿有效貫通,億萬消費者的“購物車”將繼續穩步拉動中國經濟的“基本盤”。
消費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引導釋放有價值、高質量的消費需求,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以直播帶貨、數字化營銷、“雲展覽”、“雲體驗”等為代表的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大放光彩,成為拉動消費升級的重要力量。特別是直播帶貨,網紅主播、企業總裁、基層官員、演藝人員等紛紛走進直播間,推動在線消費人氣爆棚。把握新消費風口、消費升級契機,央地共同發力,政企攜手聯動,線上線下結合,必能有效提振商業信心,激活消費市場。
消費持續回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下制約消費的因素還有不少。特別是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如何讓消費者敢消費、願消費,仍需要打出更精準、更細化的政策“組合拳”。消費券是真金白銀的財政政策舉措,除此之外還需要用好用足其他宏觀政策工具,通過有效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消費熱點、促進消費升級等方式進一步提振消費需求,發揮消費引領拉動作用。
從根本上說,擴大消費要建基在消費者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礎上。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同時進一步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將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注入源頭活水。
文章強調,放長眼光看,中國消費提質升級的大趨勢沒有變也不會變。善於變壓力為動力,充分釋放國民消費的深厚潛力,我們有信心、有能力鞏固和拓展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