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印度尼西亞在去年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期間,正式提出了組建“鎳礦歐佩克”的設想,即仿照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形式,聯合鎳礦資源出口國,通過成員之間的礦產政策協調,影響鎳礦國際市場價格。不過,這一醞釀已久的計劃卻遭到“當面駁回”。
但事情本身值得研究。印尼為何要推動成立“鎳礦歐佩克”?印尼真的能建成嗎?從國際大視野看,“鎳礦歐佩克”體現了全球博弈哪些最新動態?
把“妖鎳”關在籠子裡?
印尼提出成立“鎳礦歐佩克”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在近年來鎳礦全球市場走勢劇烈波動的大背景下,作為資源出口國,進一步謀求保護自身利益、提升本國在產業鏈供應鏈中地位的重要舉措。
在印尼熱帶環境中,含鎳橄欖岩經過大規模的長期風化淋濾變質形成氧化礦石,呈紅色疏鬆黏土狀,構成了這個國家豐富的鎳礦資源。從目前探明的情況看,全球60%的鎳礦儲量都是以這種紅土的形式存在。
近年來,紅土鎳礦的開採量迅速增長,在全球增量中,印尼占比較高。2021年,全球鎳礦產量270萬噸,印尼的一家企業的產量就達到100萬噸,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菲律賓。如此大規模的產量也讓印尼持續反思,只賣礦石是不是浪費了鎳礦儲量豐富的天然禀賦。
鎳礦可塑性強,用途廣泛,常被用在製作不銹鋼和各種合金上。近年來,鎳礦作為生產電池的重要原材料,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興起,越來越受重視。
從2014年開始,印尼不斷調整礦業政策,其目的就是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大可能挖掘礦產資源財富。2014年,印尼政府禁止原礦出口;2017年,印尼放開鎳礦出口,但對出口配額和礦石品位進行限制;2020年,印尼再度實施鎳礦出口禁令。
除了提升產品附加值,鎳礦國際價格的大幅震蕩也是印尼採取措施的重要原因。近年來,由於價格劇烈波動,鎳礦在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上被賦予“妖鎳”的稱號。特別是受到烏克蘭危機升級、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因素影響,鎳礦價格大幅度劇烈波動是常事。在這種背景下,鎳礦出口收入難以保持穩定,對印尼這樣的資源出口國影響巨大。
多種因素影響下,印尼產生成立“鎳礦歐佩克”的想法,意圖通過調節鎳礦產量穩定價格。印尼投資部長巴赫利爾認為,通過合作,“所有鎳生產國都能從中受益,獲得平均分配附加值”。巴赫利爾在這之前的一次採訪中表達了同樣的想法,希望通過建立企業聯合組織來管理供應,“確保潛在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可預測性”。
事實上,印尼成立資源出產國聯盟的設想並不是“獨創”。南美“鋰三角”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近期宣布成立“鋰礦歐佩克”,旨在依托56%的世界已探明鋰礦儲量影響全球鋰礦產量和價格。
不過,對於印尼的設想,相關鎳礦出口國似乎並不“感冒”。
澳大利亞最大的礦產產業協會礦業委員會明確反對建立這樣的機構。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塔尼婭·康斯特布爾表示,各國努力會有助於穩定供應鏈,但不會參與類似歐佩克這樣的資源壟斷集團。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也當面拒絕了印尼的提議。
可以說,“鎳礦歐佩克”是重要資源出口國印尼試圖向價值鏈下游延伸的一次重要嘗試,也體現了當下資源出口國謀求議價權、試圖把“妖鎳”裝進籠子裡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