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要“人樹共融,綠滿家園”,談何容易。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會長吳宇軒在三棟屋村游樂場,以路旁一棵高大而樹身傾斜的鳳凰木說道:“這幾年是多了鳳凰木倒塌,但不代表眼前這棵鳳凰木樹冠高大和有斜度就要移除,這要有賴樹藝師仔細檢查樹的結構、生長形態及健康,才可作決定。如果隨便就將樹移除,咁城市綠化和人樹共融就會出現好大問題。”
知識和經驗缺一不可
現時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有註冊樹藝師約1300人,連同攀樹師、都市資深樹藝師約200人,合共約有1500人,當中大部分人都在業界工作。由於市民及社會對樹藝和林木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限於檢查樹木安危,推廣至有好的管理和“人樹共融”,註冊牌照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除了牌照和學歷,也要有足夠的工作經驗。
樹藝是專業學科,有日新月異的理論和研究要不斷學習進修,除了樹木養護、病蟲害管理、風險評估及職業安全等,還有如:物理、風力、泥土性質、營養、社區美觀等配合,這些知識和經驗都不是可以經二、三日訓練考完牌照就速成的。
經過業界多年努力,業界已累積可觀的樹藝人才和從業員,相對十年前有明顯進步和改善。不過,因樹藝師入行薪酬不高,流失亦不少。
不少學員入行後,發現待遇和前景並不理想流失,能留下來的都是對樹藝有興趣以及能否自我增值有關。
此外,政府也有一定責任,因政府部門至今仍無一個專業的職系予該行業,市場無從參考,“剛入行的畢業生開始可能好有大志,但入行後,卻發現薪酬難以增長,做完一宗工程合約,再簽新約時,人工還是無改變,打擊入行後的積極性,造成不少畢業學生轉行,這不但是人才培訓的損失,也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