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家長表示,那一年兒子獲得了該比賽的二等獎,孩子在去年升學時也提交了這一競賽獎項,“但這個獎項是否真的在升學中起到了作用,其實我並不清楚,而且身邊也有沒參加競賽的孩子和我的孩子考上了同一所初中”。
另一名在2022年參加過葉聖陶杯“華人賽”的學生付雅(化名)回憶說,此前學校老師曾介紹過“葉聖陶杯”競賽,“後來想想,老師介紹的應該是教育部認可的‘葉聖陶杯新作文競賽’。但我在網上搜索時,發現了這個‘華人賽’的網站,當時我看了網站對競賽的介紹,覺得這個官方網站很完整,聯繫到競賽負責人,最開始只收取了幾百元報名費來參賽。”
付雅說,當時初賽甚至沒有設定作文題目,只要求交一份作文就行。接下來她參加了省賽,又被要求交報名費。省賽結束後競賽方通知她獲獎了,並介紹還可以參加下一級比賽。“可我看到繼續參賽需要再交1000多元報名費,就覺得很可疑了,我還問競賽方省賽獲獎是否有證書,對方說有證書,我就沒有再參加下一級比賽。”
業內看法
選拔學生主要看其在校的日常表現
這些競賽證書是否真能成為孩子升學的敲門磚呢?一名曾多次參與學校招生工作的北京某初中的退休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在她參與的招生活動中,學科類競賽獎項幾乎不會在錄取中產生影響。“在選拔學生的時候,我們主要關心的還是學生在學校的日常表現。一般來說,大家不會很關注學生學科類競賽的成績,尤其是那些教育部不認可的競賽。此前有些學生雖然獲得了這類競賽的獎項,但實際入學後在相應學科上並沒有表現出特別大的優勢,因此學生參加這些沒有含金量的競賽並沒有什麼意義。相比之下,我們會關心一些學生的業餘愛好,比如體育、文藝方面的特長,有些學校會有運動隊、文藝團,每年都會針對這些團體招收一些學生,因此如果學生有這方面的特長,會更有機會被學校錄取。”
教育部也在2月15日發布的通報中提醒廣大學生家長:參加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務必認准教育部門戶網站公布的《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不要參加違規競賽,謹防上當受騙、遭受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