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網評:保持春節服務消費旺盛的良好勢頭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匡賢明
今年春節是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後的第一個春節,從假期消費情況看,城鄉居民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費需求正在加快釋放,不僅商品消費有較快增長,而且服務消費也逐步復甦。
春節檔服務消費呈現出可喜的反彈態勢。總的來看,2023年春節探親、聚會、旅遊、電影、線下零售等消費場景明顯修復。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聚集性消費、接觸式消費正在逐步復甦,為全年經濟增長奠定了重要基礎。
服務消費仍有巨大的升級潛力,成為經濟中長期增長的重要動力。從發展階段看,我國總體上處於工業化後期,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是一個客觀趨勢。正是這個趨勢,使得我國服務消費有著較強的韌性,在受到嚴重衝擊後有望較快恢復。
從服務型消費占比看,2021年,我國城鄉居民服務型消費占比為44.17%;2022年前三季度為44.1%。橫向比較,美國服務消費比重在達到65%以上時趨於平穩。因此,我國消費結構至少還有15至20個百分點的升級空間。從具體領域看,一是新型服務消費不斷湧現,形成新的增長點,元宇宙、數字消費等方興未艾;二是傳統消費的服務化特徵不斷增強,例如,包括新型家居、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硬件智能化、服務性不斷提升,成為基本趨勢;三是服務消費跨境、跨期範圍逐步加大,過去不少不可貿易的服務成為可貿易的服務品。因此,服務消費的潛力一旦被釋放出來,將成為我國經濟中長期較快增長的重要動力。
短期以提升居民消費預期為重點,加快優化消費政策。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要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當前,釋放服務型消費潛力有基礎、有條件,但也面臨挑戰,突出表現在消費預期轉弱方面。短期內盡快提升消費預期成為政策調整的關鍵。為此,一是全面梳理限制消費的行政性規定,取消或者逐步放鬆不適應形勢的消費政策,有效滿足城鄉居民在住房、汽車等領域的改善型消費需求。二是加快拓展和創新消費新場景。鼓勵更多線下消費線上化。鼓勵發展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等;鼓勵“互聯網+流通”發展。推動吃住行及旅遊、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在線化,促進線上交易和線下服務結合,提供個性化、便利化服務。三是鼓勵傳統消費拓展服務新業態。例如,充分利用智能感知設備,大力發展小眾旅遊、定制旅遊、電影旅拍等,使旅遊這個傳統消費業態派生出更多的新業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