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龍舞如約在新年舞動。這一威武喜慶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正逐漸成為具有全國知名度的文化產業。
“電話都被打爆了,龍舞演出至少排到元宵節。”這段時間,重慶市正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潔忙得不可開交,“我們派出9個演出團隊,200餘位演員前往贛州、常州、北京等地,為全國各地的觀眾帶去紅火年味。”
賞彩燈、逛廟會、辦社火、唱大戲……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共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約11萬場,參與人數約4.73億人次;各地開展非遺傳承實踐活動超過1萬場,節日倍添儀式感。
傳統年俗展現中華文化魅力,煥發嶄新活力。
天津古文化街,大紅燈籠高高掛起,點綴出濃濃年味。走進楊柳青畫社古文化街店,各式各樣的年畫琳琅滿目。
“客流量明顯回升,這幅‘玉兔生輝’賣得最好,上架沒幾天就賣出500張,現在已經斷貨了。”該店負責人聞悅介紹,通過“年畫+”方式,將保護傳承非遺技藝與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等結合起來,讓楊柳青木版年畫“活”起來、“火”起來。“這幾天,很多家長專門帶孩子來挑年畫,讓他們從中體會年味、中國味,瞭解傳統文化。”
“隨著時代發展,年輕一代擁有更多節日文化選擇,傳統年俗的回歸寓意著人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精神向往和文化自信。”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李向振說。
感受延續千年的文化脈動,激揚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
春節假期最後一天,“中國民族舞劇的典範”《絲路花雨》在國家大劇院奉獻本季最後一場演出。經典的敦煌舞姿、獨特的中國故事,讓觀眾如痴如醉、掌聲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