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加坡智庫助力國家治理
http://www.crntt.hk   2023-01-19 16:11:24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據中國社會科學網報導,智庫是新加坡政府治理所倚重的重要“外腦”和“幫手”。面對國際和地區形勢的深刻變化,為了有效應對各種複雜的挑戰,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智庫建設,也逐漸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本文通過梳理新加坡各智庫及其在國家治理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和總結其發展現狀、特點及其在國家治理中發揮的作用。

  發展歷程與特點

  新加坡智庫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60—70年代可視作新加坡智庫的初步發展階段,在此階段發展起來的智庫有兩所——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SIIA)和尤索夫伊薩克東南亞研究所(ISEAS)。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成立於1962年,該研究所以東盟作為研究重點,旨在就地區和國際事務進行研究、分析與討論,並為可持續性議題提供政策建議。尤索夫伊薩克東南亞研究所的前身是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致力於研究東南亞地區的社會政治、安全、經濟趨勢與發展以及該地區廣泛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20世紀80—90年代被視為新加坡智庫的持續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智庫主要有新加坡政策研究院(IPS)、新加坡國際基金會(SIF)、國防與戰略研究所(IDSS)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EAI)。研究涵蓋的內容及地域範圍變得更加廣泛,21世紀以來,新加坡智庫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這一階段湧現出大批智庫機構,且高校型智庫仍占據優勢地位。總的來看,新加坡智庫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鮮明特點。

  量少質優,以質取勝。根據《全球智庫報告2020》,截至2020年,新加坡共有21家智庫。在排行榜中,排名前100名的智庫(不包括美國)(Top Think Tanks Worldwide(Non-US))中新加坡有5家。除印度以外的南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智庫榜單(Top Think Tank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excluding India))中,排名前5位中有2家是新加坡智庫,分別是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第1名)和國防與戰略研究所(第3名);而在排名前60位中有9家是新加坡智庫。由此可見,新加坡智庫具備“少而精”的特點,堅持以質取勝。

  政府布局,分工協作。新加坡智庫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高質量的發展,與新加坡政府的布局和大力支持緊密相關。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依靠智庫引進人才,以及對國內國際相關問題進行專業分析。在政府總體布局與大力支持下,新加坡相繼建立起側重各個不同研究領域的智庫體系。為了避免智庫功能重叠,新加坡智庫或是關注區域有所差別,或是研究內容有所不同,各智庫機構具有較為明確的分工,大大提升了智庫研究的效率。

  官學融合,教研相長。新加坡較為著名的智庫主要坐落於高等學府,由於政府較為重視,不同政府部門的官員也會和智庫保持較為密切的聯繫。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RSIS)與新加坡國防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與新加坡貿工部、國家發展部、外交部均有較為密切的合作。此外,“旋轉門”機制在新加坡智庫發展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管理科學,高效運轉。新加坡智庫大多數雖隸屬於大學或政府部門,但智庫管理一直享有較高的獨立性。一般來說,智庫實行的是董事會或理事會負責制。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設立董事會,負責研究所的重大事項決策。這種較為專業和科學化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增強了新加坡智庫的運作效率,為智庫的高品質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