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中心遠程操控,液壓裝置啟動,井蓋緩緩打開,運維人員李小亮下井巡檢。艙內,遍布攝像頭、氧氣傳感器等智能設備。
“每30米設一組沉降傳感器,每100米裝一組攝像頭,每200米裝一個氧氣和溫濕度傳感器。”李小亮如數家珍,“管廊建設,創新讓安全更有保障。通過物聯網系統,數以千計的艙內傳感設備與監控中心互聯,24小時全方位監控。”
雄安新區在國內首次建設覆蓋綜合管廊的物聯網感知體系,搭建管廊綜合運維平台。監控人員可實時管理艙內安全防範、火災自動報警、可燃氣體探測報警、通信等各類智能化系統設備,保障運行安全。投運里程達12.7公里的容西片區綜合管廊,全部運維人員僅12人。
“一張圖可管全網。”巡檢工作完成後,李小亮回到監控中心,打開電腦上的管廊3D模擬圖,“這是豪丹街分區,管廊內艙室所有的傳感器、攝像頭等都能在圖中顯示,點開後便彈出實時監測參數,一目了然。”
按照規劃,雄安新區將建設“幹線—支線”兩級綜合管廊,總長300公里,營造智慧、綠色、安全的市政環境,築牢“千年大計”城市發展基礎。
|